資料來源:哈佛大學
時間正在倒數
美國立法者長期以來一直認為 TikTok 的外國所有權構成國家安全風險,前總統川普嘗試在 2020 年通過一項行政命令禁止該平台,但失敗,不過,隨著人們對中國在全球國家中的影響力增強的擔憂,這個議題引起多數人民共鳴。為應對美國禁令,TikTok 先前斥資超過 20 億美元實施一項名為「德克薩斯計劃」的專案,以保護美國用戶資料免受外國影響,但看起來國會不吃這套,仍繼續敦促推動立法。
與川普時期的狀況不同,這次的行政命令受到兩黨皆支持,對TikTok並不有利,且加上美國政府的工具繁多,若該法案無法有效執行,可能又持續透過別種法規或是強制執行的方式來對付TikTok。但就目前為止,TikTok應還有時間因應,主因在於美國法律制度及度要求證據,目前國會難以提出TikTok侵犯人民隱私的有效證據,加上TikTok欲透過訴訟、遊說來處理此事,另外,公司也可能透過向法院請求暫緩執行該法律或發出初步禁令,從而有效地擱置該法律進行,直到做出決定為止,能拖盡量拖也是策略的一種。
根據美國法律,自 2025 年 1 月起,應用程式商店將被禁止在美國提供 TikTok,除非母公司位元組跳動找到買家。如果談判取得進展,拜登總統可能會將這一期限延長 90 天。在近期法院提交的文件中,TikTok 表示,出售要求「根本不可能:在商業上、技術上、法律上都不可能,而且當然也不符合該法案要求的270 天時間表」。而美國認為TikTok寧願花時間、金錢和精力在法庭上抗爭,也不願透過與中國共產黨決裂來解決問題。但部分聲音認為,政府不能實施這種全面禁令,除非這是防止國家安全受到極其嚴重和迫在眉睫的損害的唯一方法,整體來說,這場戰爭還有地打。
但Tiktok本身可能會對國造成危害,最近的競選活動顯示中國戰略的轉變,它尋求積極影響美國的政治話語,專家表示,中國的宣傳活動曾經專注於宣傳有關中共的正面言論,現在越來越多地影響地方和全國選舉,並發布有關警察暴力、「黑人生命也是命」和移民等美國熱點政治問題的文章。
抖音在海外阻力逐漸增加(資料來源:Verdict)
中國為何沒有太大反應?
TikTok的演算法與應用程式密不可分,演算法似乎也是美國最擔憂的,它被認為會向不知情青少年進行中國宣傳,並允許外國政府詳細追蹤公民的行為,不幸的是,在其他所有社交平台上已經存在大量宣傳與錯誤資訊,因此即使面對任何 TikTok 禁令,美國人仍然可以輕鬆使用這些平台,禁用這件事本身若能執行,效益如何仍相當難評估。
另外,一個有趣的事情是中國反應,中國政府這次只指出禁令是美國霸權主義的擴張,但似乎沒有太多報復動作,除了因為美國社群媒體無法在中國使用外,一個可能因素是中國本身當前的產業重點幾乎都集中在習近平提出的「新質生產力」,著重在先進製造、綠能、人工智慧、半導體、衛星國防等領域,社群媒體自然不是施政重心,自然也就沒有受到太大關注。
第二點是,當前中國並無太多心力執行長期報復戰,內需的熄火加上外資撤離,自身的經濟上需要維持穩定的前提下,可能也沒有太多張牌可以持續打。最後,也可以觀察其他國家是否跟進,例如制定更多法規限制社群媒體,或是提出更嚴格的審核準則,來因應極端國家媒體的滲透。近來,美國對中資企業和商品的抵制態度越來越明顯,近期中國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進行電話會談,雙方就分歧的經貿領域話題展開討論,但未取得明確共識。
更大範圍來看,這是美中競爭的一環,在白宮,美國已經在國家安全委員會設立了一個新的理事會,專注於先進晶片、量子運算和其他尖端技術。如果美國要認真地與中國競爭,國家安全委員會就需要有一個真正致力於此的團隊,就像有專門致力於反恐和氣候變遷的團隊一樣,對於中國各種滲透手段進行因應,否則未來將帶來龐大的國家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