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推行之初,總覺得「出門不用帶錢包,只需一隻手機」的概念只會存於幻想之中,但因為疫情盛行之下,無接觸服務與產業數位轉型(如掃QR Code數位菜單)趁勢而起,也就帶動了行動支付的成長。2021年台灣的行動支付市場,達成了「兩個千萬」。一個是行動支付的用戶數破千萬,另一個則是LINE Pay的用戶數破千萬,顯示了台灣市場對於行動支付的概念已逐漸接受。
▪ LINE Pay的服務功能介紹。
(截自/LINE PAY官網)
KPMG安侯建業數位創新服務營運長賴偉晏提到疫情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使原先對於行動支付存疑的使用者,願意開始嘗試,之後成為習慣的過程,網購與外送也進一步提昇消費者對於「快商務」的期待。舉例來說全聯若是使用現金支付,加上累積點數與刷載具,結帳時間至少需要一分鐘,但若是使用PX Pay來一次三者,結帳時間就能縮點至五秒鐘以內。
除了原先的兩大行動支付龍頭(Line Pay與街口支付)外,後有銀行為首的台灣Pay與悠遊付也加入市場,2021年全聯跟全家也先後申請的行動支付的牌照,顯示零售業者也想投入這塊市場,產業的競爭會更加白熱化,各家業者紛紛打造其獨特的生態圈,來加深他們消費者的影響力,這也反應了賴偉晏的話「生態圈的廣度,會影響支付的深度」。
行動支付的競爭加劇,廠商都提出不同的方案與合作夥伴來吸引消費者,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過程中必然需要砸入大筆的資金,因此這場行動支付戰國戰,不只比策略,更比各廠的資金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