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5日,鴻海拋下震撼彈以25.2億元收購記憶體大廠旺宏電子於新竹的6吋晶圓廠廠區及設備,並在下午由鴻海董事長劉楊偉與旺宏董事長吳敏求親自出席主持簽約記者會,預計在年底前交割完成。旺宏出售舊廠區是為了將金流投資在未來的商業布局上,而這波重大交易的背後也與鴻海欲發展的轉型計畫有著緊密的關係。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與鴻海董事長劉楊偉主持簽約記者會(截自 / 鴻海官網)
鴻海近年力拼集團轉型,提出「3+3」的升級戰略,包含三大產業「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與三大技術「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而目前佈局最積極的是「電動車」。透過獎勵制度,引導集團內的各事業群能夠加速專利研發,從過去傳統「勞力密集」走向「腦力密集」。
為何旺宏出售舊廠區?由於6吋晶圓廠去年營收約為13.5億相較12吋晶圓廠年營收約100到200億要低很多,且分析師認為6吋晶圓廠難以帶來綜效,因此旺宏可期望將資源聚焦於12吋晶圓廠並待未來引入先進製造。而鴻海為發展電動車產業,欲收購廠區來生產電動車關鍵功率元件SiC(碳化矽)拿下最後拼圖,且未來還可將資源擴展到其他戰略項目發展上,這場商業布局對鴻海而言尤為重要。
為進入電動車市場,鴻海耗費心力,不僅打造「MIH(電動車聯盟)」邀請各零組件供應商加入,爭取電動車訂單,同時與之抗衡的新勢力,由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作為發起人,力邀橫跨各業的資通業者加入「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也逐漸成形,備受關注,雖然黃崇仁強調兩者組織的「方向」不同,並不是競爭對手,但未來還是可能威脅鴻海的電動車發展,可以想像台灣未來的電動車市場將是場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