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世代出現反對聲音 行動支付在台灣的挑戰

記者/郭上暐

想像一下,只要掃瞄手機的QR code,就能取代現金和塑膠貨幣的功能,更可減少出門的負擔。對於年輕族群而言,這項科技可說是生活的利器之一。然而正當台灣政府、銀行業與其他服務業積極導入這項科技時,年輕世代中卻出現反對與不適應的聲浪,而最受該族群所詬病的莫過於技術的不成熟,以及運作機制的缺失。

null
■受限於使用範圍,使得台灣年輕世代出現反對行動支付的聲音(截圖自/Google Pay官網)

由於行動支付的交易模式改變了使用者過去以實體貨幣交易的習慣,且每筆交易皆會被記錄在供應商伺服器上,因此常有使用不適應的情形發生,隱私方面也有所顧忌,但是最糟糕的在於支援該技術的本土Apps運行速度過慢,且僅能在特定商家使用,導致年輕世代對於行動支付產生排斥。

在搭乘交通工具方面,部分的年輕族群反而支持使用行動支付,例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如公車或捷運,常需要準備悠遊卡或零錢,如果這些站點可以支援行動支付,包括Apple PayGoogle Pay,便可減少閘機壅塞的人潮。對於外國遊客而言,也不需要另外購買悠遊卡。不少計程車業者看準商機,如台灣大車隊推出Line Pay累積點數換折扣的優惠,吸引不少年輕族群支持行動支付的推廣。

目前行動支付的使用情況,在北美與歐洲地區因為法規開放、創新的商業模式、信用卡的普及而位居行動支付使用量的龍頭;以中國、日本和韓國的亞洲地區為使用率成長最快速的國家;台灣經濟部也不落於人後,於今年發出4.4億元的大紅包,輔導商家導入行動支付。然而縱使有政府的支持,廠商若無法整合行動支付的使用範圍,以及精進App的反應速度,台灣仍會在行動支付的浪潮中敗陣。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