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政力挺傳統能源 深怕影響太陽能科技產業

記者/李玟儀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美國總統川普的競選口號,他曾在紀錄片「洪水來臨前」,說出「今天應該是華氏70度(攝氏21度),這裡冷死了!說到全球暖化,我們真的需要全球暖化。」,將氣候變遷歸咎於自然因素,認為環保會影響經濟,並主張廢除再生能源補貼。

■川普在「洪水來臨前」一片中發表言論。(截圖自/Youtube

川普揚言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推動美國能源獨立,傾向開採境內油頁岩、天然氣、清潔煤炭等傳統能源,在政策上恐將縮減太陽能相關補貼,包括美國太陽能投資減稅(Investment Tax Credit,ITC)30%的優惠,進而使太陽能供應鏈供過於求情況惡化,相關產業發展如電動車龍頭Tesla特斯拉於(9日)股市也挫低2.5%,間接影響在墨西哥設廠的台灣汽車零組件廠等其他太陽能業者也是一片慘綠,可見川普提出的能源新政隱憂不利環保與科技創新。

反觀台灣近期太陽能發展以全國日照時間最長(3.15小時)的雲林為主,於9日正式啟用佔地約兩公頃的太陽能廠,此地點規劃在地層下陷區、閒置鹽田區,不但改善長期浸泡在海水中的土壤鹽化,無法種植農作物的窘境,在不影響原先土地的情況下,與地方居民達成協議,共同發展再生能源。在此台灣期許再生能源比例從現今4%提高至20%,雖實現門檻較高,政府也提出相關融資優惠,但不得不承認川普相關經濟、綠能等政策走向可能衝擊台灣相關綠能產業類股。

任何新政皆有利弊,過去以製造強國為目標的中國,於今年4月正式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畫」方案,包括節能減碳、推動電動車等,在太陽能等再生能源電力也將提高至21.2%,已成為綠色能源大國為目標,其面臨挑戰仍為美國政策走向。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