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政軒
全世界在2018年即將進入高齡化世界,對台灣社會來說更是如此,超高齡國家將在不久後到來,各種嚴峻的考驗也將隨之而來。不過,人口老化就像是一把雙面刃,品牌經營者與其悲觀看待,不如積極佈局、擁抱改變,從熟齡銀髮族的飲食需求、生活用品、退休規劃等方面,挖掘各種市場商機。
從「心」出發 了解熟齡消費者抓住商機
面對即將漸漸退休的熟齡族,品牌製造商首先必須要了解他們的需要、喜好和習慣,才能找到品牌產品對於其的生活切入點和商機,進而打造精準的行銷策略,開拓新市場。如何打動熟齡消費者,其廣告訴求就變得十分重要,過往最常看到的廣告方式,主要還是以熟齡消費者走出互外,提升自己的人生體驗及生活品質為訴求。但在現代廣告的方式應該要更深更廣,熟齡消費族群過往也曾經是一群年輕人,也曾愛去KTV唱歌,也曾對自己的外貌盡心,所以品牌應和熟齡消費者溝通品牌價值,或以社交關係為出發點,進而刺激消費者購買產品。
很多產品,在消費者到了一定年紀因為使用不方便,或是擔心安全問題,便逐漸停止使用,但其實,針對大多數的熟齡消費者,只要在產品上多加入一些巧思,提升便利性,便能增進他們購買的意願。因此針對熟齡行銷有幾個關鍵點,分別是,改善不變、健康舒適、守護安全、兼具實用與美感。像是2012年紅點設計獎得獎作品不倒翁湯匙,就是針對熟齡消費者友善的設計,不管湯匙的把柄如何搖晃擺動,杓裡的都會因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不會外灑。
貼心設計 讓熟齡消費者安全有尊嚴
像是這類商品著名的案例還有很多,可見很多品牌都已經提前佈局,抓住熟齡消費者的心。美國企業Marketing Architects和旗下研發部Zoomworks,推出一款能自行站立的拐杖HurryCane。為了讓年長的消費者,能自在地行走在各類型的地面上。HurryCane利用接觸點和旋轉底座的特殊設計,無論在泥土地或玻璃磁磚上都能堅挺的立著,使消費者能方便行走。 不需使用拐杖時,HurryCane還能縮成3節,方便攜帶,輕輕一甩,拐杖又會恢復原樣。
不過,只有企業需要特別針對熟齡消費者進行行銷嗎?其實政府社會政策也是需要抓住熟齡消費者的心。像是在德國魯爾區埃森市的「Geku-Haus」,是一間專門租給年輕人與老年人的公民住宅。 住在Geku-Haus的長者,能利用自己過往的人脈或是經驗,為青年提供適當適合的意見與幫助,並適時在年輕人對人生迷惘時,以過來人的經驗提供建議。而年輕人則提供了老年人最需要的「陪伴」,一起看球賽、吃飯,使老年人越活越年輕,越活越開心。雙方透過互相交流、學習,也能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