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進軍共享經濟 旗下Waze推汽車共乘

記者/張勻慈


看見共享經濟的無限潛力,Google決定加入汽車共乘市場,將成為Uber最強勁的對手?Google週一(16日)宣布,計畫於舊金山灣區推出乘客共乘服務「Waze Carpool」,藉由先前收購的以色列地圖導航程式Waze,對從矽谷挑選,來自不同企業的2.5萬名員工進行測試,希望以共乘方式減緩上下班尖峰時段交通壅塞的現象。


 


■Waze汽車共乘示意影片。(影片/Waze Youtube官方帳號


測試期間,乘客需先下載新的免費應用程式「Waze Rider」,由Waze導航系統,來了解司機日常的上下班路線,隨後將通勤路線類似的乘客與司機進行配對。乘客可查看附近已規劃路線的司機,直接呼叫車輛;同時,司機也可通過Waze接受訂單。而用戶需提前輸入家庭地址和公司地址,Waze將對此進行驗證,再進行路線配對。


Waze Carpool的營運模式與目標和Uber、Lyft並不相同,司機的收入並非等於工資。共乘用戶僅需按照美國政府稅務部門之規定,提供一英哩54美分的價格給車輛搭乘的司機,當作汽油與車輛磨損之補償費用,而費用將通過應用自動支付,Waze並不會從中抽成。


此外,Google在測試初期不會收取平台費用,Waze的公司目標並非賺取收益,而是為了打平成本。經營模式更具互助性,司機可以找到人分攤開車成本,而乘客所需的通勤成本也可以降低,且透過共乘方式降低單人車輛上路行駛的比例,可以減緩上下班交通壅塞之問題,使共乘效應最大化。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