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宜倫
近年來穿戴式裝置越來越受歡迎,其中就屬智慧手錶跟手環的接受度、使用率最高,但由於錶面的大小有限,螢幕太小導致操作困難,讓許多用戶的使用者經驗不佳,以Apple Watch的銷量來看,就有逐漸下滑之趨勢,不過近日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校內的「未來介面小組」(Future Interfaces Group)發表了一項名為SkinTrack的解決方案,有望以特殊裝置配合智慧手錶,將皮膚作為面板來進行操作,延伸受限的錶面。
「未來介面小組」所研發的SkinTrack技術,主要有兩個物件,首先是發射訊號的戒指,再來就是與之連結,可以戴在手上的感應手環或手錶,當使用者的手指觸摸肌膚時,戒指以高頻率的訊號連結手錶上的4個電極,定位手指位置及感測手指指示動作,並顯示在智慧手錶的螢幕上,就算使用者身穿長袖也不會阻礙感應。
■SkinTrack技術讓使用者能夠直接在皮膚上進行觸控。(截自Future Interfaces Group官方影片)
SkinTrack目前已能夠支援一些平面的操作,點選、滑動的動作可以說是相當流暢,幾乎已經能夠與手指在智慧型手機上的觸控同步,可以瀏覽聯絡人、網頁、打電話、開啟 APP,甚至能夠玩手遊。
小米手環使用者詹凱閔就表示,對此一新技術十分感興趣,因為他本來在Apple Watch上市時就一直在觀望,但礙於錶面的大小,讓他認為不夠實用,因此才轉往購買平價的小米手環試水溫,如果未來真的能夠在皮膚上操控智慧型手錶,能夠延展的服務就能更多元,相信智慧型手錶的接受度與市佔率絕對能更向上提升。
雖然仍有許多人擔心戒指的電磁波是否會過高,因為未來介面小組似乎未提及這點,不過若是這項技術未來可以成功商業化,相信對於智慧型手錶以及穿戴裝置的發展,仍是一大有力的幫助。
※本影片來源為YouTube公開影片,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