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佳怡
當消費者看到自己沒有興趣的廣告時,往往都是下意識地轉台或是關閉畫面,但若是透過微電影述說一個產品、傳達一個概念,同時將品牌或產品置入其中,使消費者藉由故事能有更深刻的體會與感受,改變了消費者對廣告與品牌的態度,進而願意花時間觀看內容,對廣告主來說反而產生了更大的效益。
小成本 「微」出大收益
微電影的拍攝成本僅有廣告的三分之一,由於成本低、傳遞性高,又包含了故事性與行銷的含意在內,因此使用微電影來吸引消費者觀看,不但會使廣告商大幅降低成本,也會引來更多民眾的關注。不像以往廣告拍攝與投放成本高,必須在短時間之內強烈地將商品推向消費者,反而造成消費者的反感,所以在看到廣告時便轉台或關閉頁面,降低了觸及率,而達不到預期的廣告效益。
Youtube近期公布了2016第一季的最成功微電影廣告,第一名的中國信託「你在那好嗎?」,以及麥當勞「讓對話更有溫度」,在Youtube上都突破三百萬的觀看次數,這還不包括在臉書上的分享與轉貼人數,更有網友在影片下留言表示,說到心坎底、好感動等,說明了微電影的廣告方式,相較於以往傳統式廣告,更能吸引消費者關注。
貼近你的心 用微電影出大商機
微電影廣告為何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關鍵在於要先貼近消費者的心。例如,獲得2015最成功微電影廣告稱號的「小時光麵館」,主打「以心情調味」,將歷史悠久的統一肉燥麵,用微電影故事敘述的方式,打進年輕族群中,不僅引發迴響,還成為大學老師的行銷課教材,在Youtube也突破一千多萬的點閱數,進而帶動統一肉燥麵的銷售,成功將品牌與產品推出去。
而在今年的母親節活動,新光三越有別於去年一味強調購物與優惠訊息,改用微電影的方式,帶出社會上許多不同媽媽的角色,像是從小一手帶大的奶奶、單親的爸爸,都在生活上扮演了母親的角色,因此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更要感謝他們,透過將社會上寫實的情況寫進故事中,帶出我們應該要買個禮物好好感謝他們的情感,如此行銷方式更能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