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甯徽
「魏則西」一個21歲大男孩的名字,成了中國51長假裡最火紅的搜尋關鍵字,兩年前魏則西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的滑膜肉瘤,而他利用百度搜尋網上推薦可靠的醫療機構,隨後魏家決定於搜尋顯示結果第一名的醫院進行治療,傾注龐大的治療費用,但不到兩年,魏則西已於今年4月12日去世,世間誰無死,但以為可靠的百度搜索第一,卻是「投放廣告」買來的第一。
企業利用搜尋引擎投放廣告,增加曝光度是極其平常的行銷手法,無論是Google或是Yahoo等搜尋引擎,都是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然而,根據中國的醫療法規,公立醫院並不被允許投放廣告,因此「魏則西事件」不只是尋常的醫療糾紛,而是商業利益與社會倫理衝突的認知考驗。
■ 「魏則西」作為關鍵字百度搜尋,共有203,000條結果(截圖自/百度搜尋頁)
百度是中國最大的搜尋引擎,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對其也是極依賴,但身為一間巨大規模的商業公司,卻放任廣告業主任意削價競爭,並且投放不實內容,這對使用者或是企業商譽而言,都只會帶來負面影響。
百度為了商業利益出賣企業價值已非頭一遭,年初才發生過的「血友吧事件」指百度將原本經營的「血友吧」社群(血友病病友交換資訊的社群)賣給了私人醫院,同樣鬧得沸沸揚揚,若百度經營層無法把持道德底線,「魏則西」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百度搜尋結果下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