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跨境電子商務免稅告終 4/8起實施零售進口稅

記者/許芷浩

大陸將在本月8號開始施行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政策,並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為了考量現況的監管條件,會先將能夠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電子訊息的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商品納入政策範圍,並對其徵收由關稅、增值稅及消費稅相加而成的綜合稅負。其中個人的單筆交易免稅額從1000元人民幣提升至2000元人民幣,個人年度免稅額為20000元人民幣。

大陸官方表示,新政策的施行將有利於支持新興產業及傳統產業,以及國內外商品的公平競爭,提高市場效率。但新制的施行,其實是要因應大陸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不斷茁壯的態勢,以負大陸政府監督管理之責。

從市調機構公佈的數據來看,2012年到2015年中國進口電商市場即從3000億元翻倍至6000億元,而進口電商在進口總額也從2.5%增長到8.6%。預估2018年的進口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1.9萬億元,龐大的數量與規模不容小覷。

預期新制的上路,將會直接影響商品進口至大陸市場的成本或售價。天下雜誌即舉臺灣熱銷至大陸的產品「鳳梨酥」為例,未來商品若是要進入大陸,並將稅額轉嫁給消費者,則售價則將上漲一成,勢必影響消費者意願。

而在銷售管道方面,「電商直接採購(不受本次稅制影響)」、「個人直郵(依比例抽查,不一定交稅)」的方式在這次的新政策下影響不大,但走「保稅倉發貨產品」的跨境電商則需要報關報稅,像是天貓國際即是屬於此方式,也是這次政策調整受影響最大的類型,商品將面臨價格上漲的壓力。

此次的稅改之後,大陸仍持續推動電子商務的相關政策。本月6號大陸在杭州成立「全國電子商務品質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將針對電子商務產業的品質管理、品質誠信、品質監管、品質風險防控等議題,制訂標準規範,並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