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Goris
世界在變,節奏真的很快,特別是在網際網路的世界,更是一種如果你沒有跟上變化的腳步,瞬間就會被淘汰的窘境。曾幾何時,網際網路從一種被瞧不起,然後到開始有人高喊網際網路的趨勢要來了,結果好幾年下來,平面媒體、電視媒體的重要性仍是遠高過網路媒體,一直到現在,隨著平面媒體陸續結束營業,甚至大家又在考慮著投資這麼大的成本在電視廣告上時,回收的效益究竟符不符合成本比例原則,才真的深刻感受到網路媒體的世界真的是到來了。
最明顯的你可以觀察到,各家平面媒體、電視媒體等開始操作Facebook、官網,透過更即時、有效的方式,先處理新聞,然後再後製成電視新聞,甚至是平面報紙、雜誌等 …,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平面媒體、電視媒體在原本既定的工作前,都多了一步的網路LIVE即時。
你很難說是這些媒體所願意,但他們不得不這麼做,首先,如果不做,就會被別的網路媒體給報走第一手的新聞,真的要看見,可能就是隔天的報紙了,在現在這樣的世界,真的是太慢了,然而,自己做了即時連線,搶先報了後,那試問,消費者又何必再買隔天其實都已經知道的報導呢?除非是各品牌公關或公關公司需要交作業簡報。
當然,深度成為了這些平面媒體、電子媒體的絕佳競爭力,這也變成了網路媒體所要面臨到最重要的挑戰,因為網路媒體在新興過程中,最見微知著的無怪乎新聞的速度,但也因為為了求快,在深度上,似乎網路媒體就比較沒那麼重視,但也不是一竿子打翻全部的網路媒體,因為還是有很多網路媒體以深度報導見稱,只是你會很明顯地看到,在網路的世界中,深度越深,不一定和流量是成正比的。
當然,搶快,搶流量的獨家報導,也確實可以短時間堆高整個網站的流量基石,然而,當網友確實點擊進去網站後,發現內容乏善可陳,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媒體聲譽的受損,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幾年前紅及一時的各家內容農場網站,每天都在Facebook有無數的人分享,到現在,又剩幾家了?
因此,作為網路工作者的我們,自然很樂於見到網際網路的時代、影響力真正的來臨,然而,一個網站的流量判定,其實不能只是用傳統媒體的思維來判斷,當你只會逼著你的網路編輯、記者,搶快、搶流量,一有新聞就做即時發布,試問,到底每天又有多少新聞能讓你這樣處理,當劣幣驅除良幣後,你會發現你整體的網站流量可能不斷在減少,原因其實不是你的新聞不吸引人了,而是你這個媒體不受信任了,因為你的網站就是很沒有內容,同時只會搶快、搶流量而已,連一點值得閱讀的成分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