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Yahoo!奇摩,對你的生活會有影響嗎?

特約撰稿/Goris

如果你是60年代、甚至是70年代的人,你一定見證到網際網路是如何崛起,同時看到全世界從原本的實體轉換成虛擬的過程,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些慶幸自己是如何幸運出身在這大時代下,見證到這樣的跨時代的數位革命,甚至是從撥接網路,進入到寬頻,然後到現在人手都是4G的數位時代。

網際網路的興起,Yahoo!奇摩的強勢大概快能跟入口網站,甚至是網路這個名詞畫上一個等號,Yahoo!奇摩幫我們在一開始對於網際網路還不是那麼熟的狀況下,幫我們分門別類,找到需求資訊,同時看到我們想看的東西,在剛開始,還不是透過Google去查,而是透過入口網站Yahoo!奇摩來滿足我們在這未知同時浩瀚的網路世界每天的求知慾。

然後,隨著資訊越來越豐富,加上網際網路越來越方便,以及大家對網路的認識不再被侷限,人們的主動性更是日益增加之時,開始有了Yahoo!奇摩和Google的拉鋸,而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當你的網路首頁不再是Yahoo!奇摩的決定。

有人說,Facebook的出現是壓垮Yahoo!奇摩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我不這麼看,你說Facebook和Yahoo!奇摩是否有太多重疊性的服務,其實真的還好,但Facebook就是一個順應當代人的需求所建立而成的一種社群網站,Yahoo!奇摩其實還是維持著它一直以來的做法,持續的透過各種分眾服務來滿足可能的消費者需求,但大前提卻都是建立在本身自己的流量基礎下,而並非真正從使用者的需求去出發。

單就台灣在2014年9月10日那一天,Yahoo!奇摩非常強勢的改版掉Yahoo!奇摩拍賣,然後將Yahoo!奇摩購物中心以及Yahoo!奇摩商城三者越來越綁在一起後,你就知道做這個決定的人,他只在乎整個數字的瞬間成長,而忘了這三個產品本身的初衷和精神。

Yahoo!奇摩的問題從這樣一個簡單的小例子你就會大概有感而發,在這棘手的Yahoo!奇摩,每一個人的決策都是西醫式的治標不治本,哪裡痛就先救哪裡,先讓它不痛再說,而整個身體卻早已病入膏肓、荒腔走板,你試著再去問Yahoo!奇摩你們的DNA是什麼?我想,這都已經變成了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如今,Yahoo!奇摩已傳出要出售,這個曾經非常強勢一直不斷在收購別人的網路巨頭卻成為了要出售的個體,也讓我們真正見識到一個網路巨人的隕落,只是,沒了Yahoo!奇摩後,對你的生活會有影響嗎?可能也不會,畢竟已經很多人都沒在使用Yahoo!奇摩了,甚至你去問90年代後出生的人,可能更是對Yahoo!奇摩感到陌生,但只能說,影響是不會影響,但就是會 …感嘆。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