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雙11 台灣光棍節買氣加溫有虞

記者/鄭甯徽

打著「單身一人,也能享受暢快購物的樂趣」口號,帶著自嘲性質的1111光棍節,卻在阿里巴巴集團的包裝之下,成為席捲亞洲的購物狂歡節,台灣本地電商亦不惶多讓,祭出許多誘人優惠,但卻未能真正有效吸引消費者,YAHOOPChome兩大購物入口網站,在雙11當日的單日人次占比及單日流量占比,甚至反向小幅下滑。

    ■ 樂天市場推出跨店馬拉松以吸引消費者。(截圖自/樂天市場

面對中國來勢洶洶的雙11超殺優惠,台灣各大電商無不卯足全力應戰,如樂天市場於11月9日至15日期間,推出400個店家折扣、共高達上萬件商品,今年則主打「跨店購物馬拉松」利用集點機制鼓勵消費,團購網站如GOMAJI17Life則是推出1元餐券、消費券搭配刷卡回饋金、以及半價伴手禮禮盒等方案,並配合手機APP下單另給予折扣。

比起天貓淘寶明顯增加的單日營業額,台灣電商的光棍節買氣卻是不如預期,許多民眾表示對雙11此一概念不熟悉,除了因為台灣並未有慶祝光棍節的習慣,台灣網購店家和中國電商相較,更頻繁的舉辦促銷活動,例如周末免運優惠,並不特別限定於11月11日,且民眾所感興趣的大多是折扣價格多的3C及家電產品,但由於優惠商品數目有限,所能助長的業績與中國瘋狂熱潮相比之下,也顯得就不足為奇。

消費者擁有多元選擇後,也更加懂得精打細算,除了比價格也重視服務,淘寶推出25元新台幣運費及免費退換貨服務,大大吸引了台灣消費者往中國雙11靠攏,進而壓縮了在台灣店家購買的意願,此外,其他電商在被動意願之下捲入這「折扣浪潮」,若不祭出優惠便得不到消費者青睞,如此的銷售形式,可能使商家贏了面子虧了裡子,形成可悲的「零和遊戲」,究竟馬雲所言:「雙11還能再做一百年。」是否真能成真,依然值得觀察。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