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電商狂潮 電商環境大崛起

記者/何螢玲

早在三年前,Google在亞太區媒體活動上,就點出東南亞電商市場的未來發展性,儘管現今,世界的焦點主要還是放在中國以及印度上,但是,根據產業分析公司Frost&Sullivan預計,東南亞的電子商務產值將從2013年的70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345億美元,如此龐大的產值,也讓東南亞成為電商市場的下一顆新星。

電商狂潮席捲 東南亞崛起原因大剖析

以現今電商市場來看,舉凡美國、歐洲、日韓等,其國內的電商環境已逐漸邁入飽和狀態,且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以及網際網路互聯發達的情況下,各企業也開始向外找尋新興市場開發,而東南亞得天獨厚的環境,讓各國的電商公司陸續投入資源,來搶食這塊大餅,未來,東南亞將會成為電商的主戰場之一。

根據數位時代報導指出,東南亞青少年人口數高達60%,而青少年對行動裝置的高接受度,進而帶動其在這區塊之消費,讓東南亞的電商銷售每年平均成長率高達31%,如此高的成長速度,吸引各國前往投資,使得東南亞電商市場炙手可熱。但在如此高的成長率的背後,使用網路的人口比,仍只有青少年人口中的30%,意味著東南亞市場潛力龐大,並可預期其未來可觀的成長趨勢。

前進東南亞 細看東南亞的電商概況

雖然各國資金大量投進東南亞,但都還處在初始階段,雖然東南亞人口對網路的基礎尚淺,再加上各國資金的湧入,未來前景可說是一片光明。不過,真的要成為如同美國、歐洲等國家一般的電商環境,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雖然知名電商公司的資金與技術已經進入東南亞,但最重要的還是東南亞各國政府對於電商環境的政策發展。

在一片東南亞電商熱中,似乎沒有看到台灣業者的投入狀況,除了本身台灣跨境電商的經驗不足之外,台灣的電商品牌知名度也不高,因此較不易獲得東南亞地區消費者的信賴。未來,若台灣的電商公司有意前進東南亞市場,除了加強自身的跨境電商經驗之外,也應該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以及市場需求,好成功推銷台灣品牌,在東南亞市場打下基礎。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