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曝光還是購買轉換率? 看你認真還是不認真

特約撰稿/Goris

早期媒體的廣告投放,大多就只能透過像是電視、報紙、雜誌甚至是戶外廣告等直接的投放,來達到所謂的曝光,品牌衡量的就只能單靠發行量、銷售量、收視率等來去計算達到曝光的成效,這是廣告曝光的時代。

當然,在廣告曝光的傳統媒體時代,媒體為了求新求變,就會開始做截角、On Pack、甚至是各種優惠、兌換券,目的也是想要去算廣告曝光帶來的轉換率。

網路的出現,因為多了點擊的概念,更能夠計算廣告點擊的轉換率,也就是說,在廣告曝光的同時,網友是否能因為出現的廣告,而產生衝動點擊,就成就了所謂的CTR指數(Click through rate),也就是所謂的點擊率,透過廣告被點擊次數 除以廣告顯示次數得到,更能去計算所謂的網路廣告效果,當然,這也成為一種網路界很現實的殘酷指數。

不過,網路廣告點擊的轉換率是一回事,真正令人頭痛的,反而是如何再將點擊轉換成實質的購買率,也就是購買轉換率的概念,Adobe行銷主管Kevin Lindsay曾經這樣說,只要提供最精準、最契合的產品,同時又要有足夠的選擇權,適當篩選商品數,反而有助購買轉換率。

也因此,精準廣告就成為一種時勢所趨,但網路廣告要投遞的精準,除了開始不再擁抱過去傳統的大型入口網站外,垂直媒體,甚至是特定分眾族群的社群就成為網路新興廣告的全新取向。

網路廣告的變化正因為都能因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特性,進步的速度遠超過傳統媒體,卻也因為如此,一個新興網路廣告的出現,就成為眾品牌追逐的新對象,其共同的目的,都還是期望著是否能夠解決購買轉換率的問題。

然而,就這樣一步一步的建構、建置,取決於你的網路行銷廣告是否真正有效,當然,你還是可以繼續把網路廣告當作電視廣告在經營,我就是要大量曝光,要我一開網路,就到處看得見,這當然也是一種方式,反正就是撒錢,只是,你要知道,曝光可以作假、流量也能做假,所以到底要曝光還是購買轉換率,就真的得看你認真還是不認真,以及願意下多少功夫去做研究了。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