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斯佳
大數據(Big Data)時代來臨,消費者的一舉一動,皆被轉化為可分析、可計算之數據。在廣大的數據海中,行銷人員不僅能藉由數據資料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市場區隔研究,更能針對消費者個人行為,進行專屬行銷規劃。在數據行銷大爆炸的現代,精準行銷已是行銷人員的行銷利器之一。
記錄的消費行為 企業眼中的必勝標靶
精準行銷,乃行銷人員鎖定不同的潛在目標客群,傳遞客製的行銷訊息。企業經由數據化顧客的行為歷程,精密地分類顧客和分析顧客的習性,藉此有效地掌握,消費者的購物習性與偏好,作為行銷訊息投放的依據,並設計「投其所好」的廣告,以提高行銷的效率。
在網際網路的互動化與即時性之下,消費者在各零售通路的消費行為,和在網路上的瀏覽、點擊、購物等行為,透過系統的收集和處理,即可在短時間內,成為可供解讀的系統化資料。利用此種資料,企業能夠了解消費者行為的集中特性,並從中延伸既有的行銷組合,甚至找出過去未被發掘、或是未被重視的顧客區隔,進而針對可能成為未來重要客群的潛在顧客發展專屬的行銷策略。
量身打造的資訊 多變而活躍的消費者
對於消費者而言,行銷廣告已不是大眾化的廣告,而是變成具有互動性,且個人化的廣告訊息。行銷的內容,將依據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習慣、性別和年齡等因素,不斷地進行變化與調整。消費者可能因此獲得,自身真正關心,或是有興趣的產品與服務之資訊。也顯現出,企業正投入更多的心力,理解消費者之間的差異,以提高行銷效果的企圖心。
然而,消費者的行動變化多端,即便是相同的時段的消費模式,也可能多樣並存,因此,如何深入地分析潛在顧客,將成為行銷人員必須持續鑽研的功課。不僅是消費種類的區別、顧客願意購物的時間點,和對廣告訊息的接收量意願等,都必須納入分析作業之中,如此才能長期而真正「精準」地經營目標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