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臉無礙 防盜肉搜多功能

記者/陳郁雁

「人臉辨識」於生物辨識系統中,是相對新穎的技術,近年發展也益發純熟,開始廣泛運用在各大層面,例如個人化門鎖密碼、門禁管理系統和娛樂領域。除了實際結合商業行為或風險管理之外,人臉辨識技術與新媒體科技趨勢相輔相成,開發出許多有趣的應用互動網站與手機應用程式等,深入民眾日常生活,也配合其行動裝置使用習慣,開發出更多元的潛在功能。

1U臉部辨識APP 門鎖密碼難模仿

相信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忘記密碼」的時候,無論是電子信箱、網路論壇、社群網站還是其他;但再如何,都比不上忘記電子門鎖密碼來得尷尬。常聽人言,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然而「健忘」雖也是人性的一環,顯然那冷冰冰的電子門鎖還是不可能輕易通融。於是乎,催生了「1U臉部辨識軟體」。

但什麼是1U臉部辨識軟體呢?根據福斯新聞網站(FoxNews)報導,正因為嗅到了這樣的商機,美國拉斯維加斯2015消費電子展(CES),即以「安全」作為展覽主題,廣邀約3500家公司參展,其中1U臉部辨識軟體就是展品之一。

 1U是一個免費的應用程式,可以從蘋果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取得,消費者將能以此APP,透過自拍照片取代傳統的密碼。並且,此程式設計非常縝密,已預先設想如何避免駭客盜用照片入侵帳戶,包括以高科技確認使用者的生命跡象,或要求使用者以微笑、挑眉等臉部動作感應肌肉動向,所以相當難以模仿。

 肉搜?神人? NameTag一試就知

偶爾會在網路上看見網友發文希望「神」某間飲料店的打工正妹,或「肉搜」沒有公德心亂丟垃圾的路人。「肉搜」、「神人」這些網路流行用語如此常見,但卻必須結合天時、地利、人和等多元因素才能如願找到那位陌生人。

有鑑於此,美國一間公司開發了及時臉部辨識應用程式“NameTag”,只要啟動語音,拍下目標對象,再以手機或谷歌眼鏡將之上傳至網路資料庫進行比對,即可迅速得知該人身分,甚至連有否前科都查得到。

除此之外,“NameTag”還可以連結社交網路的公開個人資料進行交互比對,這項功能對於像是網路交友這樣的潛在商機而言將更為方便。不過,由於“NameTag”可能涉及隱私權問題,故目前只開放谷歌眼鏡使用者下載測試,待規劃完善後才會正式推出。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