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俞昱安
男主角手裡拿杯可口可樂、用著Apple手機、朋友開BMW的車迎面而來,類似這樣的場景在電影中層出不窮,廠商巧妙的將品牌與電影情節搭配,同時展現產品功能,潛移默化的加強觀眾對品牌的印象,同時間,身為觀眾的你就被行銷了。Brandchannel品牌諮詢公司,日前(5日)公布 2015 Brandcameo 置入性行銷獎,蘋果公司擊退索尼、可口可樂等對手,成為2014電影置入行銷王。
■ 電影「美國隊長 2:酷寒戰士」出現蘋果直營店片段。(圖/Brandchannel)
去年(2014)共有35部電影入全美週末票房排行榜,其中,蘋果就占了 9 部片,品牌能見度破表,為置入比率最高的品牌。置入的影片包括「婦仇者聯盟」、「控制」等,就連動畫片「樂高玩電影」也成功佈局產品,將「iPod Shuffle」一詞置入反派角色對白中,甚至在「美國隊長 2:酷寒戰士」片中直接出現蘋果直營店及主角使用蘋果展示機、和蘋果店員談話的片段。
儘管蘋果為2014年電影置入行銷冠軍,在高票房電影中出現率超過25%,相較於過去幾年有逐步攀升的趨勢,但仍然低於其黃金年代2009年,在所有冠軍票房中出現率高達50%。但此次獲獎對蘋果迷來說也算能大飽眼福了。另外Brandchannel 也公布最糟糕的置入性行銷獎得主,由「變形金剛 4:絕跡重生」當中的Beats 揚聲器獲得,對於收購Beats的蘋果迷來說也是意料之外吧。
近來置入性行銷手法越來越多元且普及泛濫,此舉雖然可為廠商帶來正面效益,讓劇情更具真實感,但太多的置入是否會影響觀眾感官體驗,造成置入性訊息接受和解讀的偏差,以及對於大眾周遭日常生活的影響,是否會強化消費主義的增長。對於置入性行銷的態度,還是留給觀眾自行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