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俞昱安
2013年被稱作穿戴式科技裝置發展元年。所謂「穿戴裝置」,即具可戴性、運算能力、感測器、顯示資訊及網路連結能力等特性。2013年Google開始著手研發智慧眼鏡—「Google Glass」,以一般消費大眾為銷售目標,也因此帶動穿戴式科技的蓬勃發展,成為近年來科技界最熱門的話題。
智慧眼鏡引爆穿戴商機 企業爭先投入
自Google推出Google Glass之時,可說是正式揭開了穿戴式科技的戰火,Apple、Sony、Samsung等科技大廠相繼投入這塊領域,意味著穿戴式裝置無疑是目前最熱門的討論話題。甚至連中國百度也推出智慧眼鏡「Baidu Eye」;而台灣則積極搶灘出產SiMe Smart Glass智慧眼鏡,穿戴熱潮從歐美吹向亞洲,顯示此一商機的發展不容小覷。
智慧眼鏡應用商機受矚目,近期發展以近視穿透顯示為主流,可同時看到真實世界與眼鏡上的螢幕內容,近來整合多種人機互動的技術,搭配擴增實境、中介實境與虛擬實境等做各種運用。而最主要還是瞄準能讓使用者享有「身歷其境」的感受,實現「眼球就是相機,眼皮就是快門」的願景,且進一步擴充人類五官四肢的感受能力。因此,儘管智慧眼鏡的演進相較於智慧手錶慢,仍被視為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穿戴裝置。
因應消費者與市場需求 智慧眼鏡怎麼走
還記得先前賣座的動作片電影「金牌特務」嗎?片中除了華麗優美的武打片段及詼諧幽默的演技外,更令人為之關注的是其中金士曼特務必備的智慧眼鏡。這副眼鏡可以開視訊會議、平面投影資料、即時錄影和回傳以及辨識真實世界的物件;另外,像阿湯哥主演的「關鍵報告」片中的智慧眼鏡,可以隔空觸控操作數據。這樣的美好畫面即將發生於我們周遭,但真是如此嗎?
從消費市場來看,智慧眼鏡的普及率及接受度仍普遍偏低,除了價格較高的因素外,電池續航力太低和外觀造型也是讓外界難以接受的一大問題,少了時尚感如何叫人買單?另外,隱私和資料安全問題也受消費者疑慮,且在沒有相關法規管制下擔心會暴露過多的私密資訊。因此,種種問題尚未解決前,短期內恐怕無法在市場中快速成長。
整體來說,儘管智慧眼鏡現階段的發展目前主要還是應用於企業市場與醫療照護領域,相對於一般大眾市場來說更具實用性,儘管如此,其應用價值也無可否認,舉凡娛樂資訊、健康管理、遙控操控等領域。因此,智慧型眼鏡仍被業界認為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加上Google Glass的點火之下,已進一步讓更多廠商和企業爭相投入,智慧眼鏡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