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姿君
商用無人機已經滲透進影視圈了嗎?隨著《爸爸去那兒》、《反恐任務》、《摩登家庭》等劇走紅,不難發現以往多應用在物流服務的無人機,如今也逐步踏入電影、戲劇的圈子,提供消費者全新的視野體驗。而在今年年初,國外眾多知名新聞媒體,包含美國美聯社、紐約時報、NBC等皆表示,未來將引進無人機採訪新聞。換句話說,無人機的發展又將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影劇空拍無人機正紅 各國態度大不同
無人機當前的應用主要分為空拍類、安全巡視類和運輸類三種,其中又以空拍類的發展最穩定和發達。透過在機上附上自動攝影機,消費者便可以利用智慧型手機app設定拍攝目標和攝影方向,其應用涵蓋電影、節目、新聞製作等範疇,相當多元。
就現階段民用的無人機市場的角度來說,中國可以說是表現最為積極的國家。以市占率最高的中國大疆(DJI)創新公司為例,其便占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的一半。此外,大疆出產的無人機也協助拍攝出不少著名的影視作品,像是電影《星際效應》和電視劇《爸爸去那兒》就是由其無人機負責取景。
然而,相較於大陸計畫每年投入10億人民幣打造無人機產業環境,其他國家對於無人機發展就相對保守許多。以影視業為主業的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地區來說,其就因為去年西班牙政府禁止商業用途的無人機,目前大量顧客正流失。而儘管美國近年也逐步開放無人機的應用領域(如:授權6家電影和電視劇製作公司在製作影視節目過程中,使用無人機),但整體來說,仍有不少限制存在。
新聞取材空拍 大型傳媒搶加入
在新聞報導方面,無人機的應用則早已有先例,例如BBC早就備有專門的無人機拍攝團隊。此外,CNN也嗅出無人機的潛力,在今年1月終於與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簽訂協議,獲得採用無人機採訪新聞的權利。CBS的記者Danny Cooke更以無人機拍攝烏克蘭核災後的景色,讓世人重新領略核災。
以台灣來說,近期在熱鬧的活動會場,也不乏見到有新聞台選擇以無人機拍攝取材。然而相較於國外,現行台灣政府尚未針對無人機做出配套政策,可以說是美中不足之處。畢竟,隨著無人機即將邁入普及化,台灣也得面臨無人機所帶來的隱私和國安問題,因此政府開發健全的管制配套,可以說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