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新商機 力推新科技合法化

記者/林玉卿

不少行業都希望可以透過無人機改善自家產業,因此無人機除了傳統的軍事領域外,也逐步擴展到物流餐飲,甚至是消防救災、農藥噴灑的範疇上。大陸藝人汪峰使用無人機求婚,更是徹底顛覆了人民對於無人機使用上的既定印象。而隨著應用範圍的擴大,相對的需要法令規範來確保隱私與安全面不被侵擾。

無人世代令人期待 無人機草案出爐 

有鑑於無人機日漸蓬勃的發展,美國聯邦防空總署(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針對無人機推出新法規,其表示詳細的法規目前尚處於規劃階段,但未來會將無人機列為航空管轄範圍,並表示將會開放大眾給予意見以提供最適當的商業應用空間。

根據現行的無人機法規,重量不足25公斤的無人機僅能於500英呎的高空中行進,且飛行時速不得超過160公里。此外,營運商亦須取得專門牌照,並遵守包括:避開禁區與載有人員之飛機、飛行時須於視線範圍內等相關限制,透過大幅縮減飛行範圍以確保安全,並額外加強廠商認證與飛機註冊需求來降低意外的發生。

毫「無」隱私可言? 解除禁令需人民同意

除了無人機容易發生意外的危機之外,隱私也是令人擔心的一大課題。像是近日就有報導指出,法國出現神秘直升機,卻又尋無操控者;而白宮闖入小型無人機的消息,更讓無人機隱私問題喧騰一時。雖然現階段有了法令規範,但屢見不鮮侵犯個人安全與財產案例依然令民眾憂心不已。

有調查就發現,多數民眾對於無人機應用於商業用途可能會侵犯隱私感到相當憂心。不過調查同時也指出,多數人在某些情況下能容許隱私適度被揭露,例如當無人機是作為觀察地形變化與生態觀察的用途上。儘管如此,隨著無人機應用愈來愈普及,其安全性亦開始受到人民質疑,因此政府需要設置明確的管制辦法才有機會讓民眾買帳。

就現階段來說,儘管龐大周邊商機吸引許多大廠爭相加入無人機產業的行列,但現行無人機法律卻可能成為阻礙該產業持續拓展的因素,例如:身為投資廠商之一的Amazon就認為法規太過嚴苛,會嚴重縮減商業用途。爭議的存在讓法規能通過仍需數年革命,程序及相關規定皆有待相關單位細細思量。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