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卜先知 iBeacon和NFC大不同

記者/謝芝庭

Apple近來將觸角伸入行動支付市場,其iBeacon微定位技術大大加強了行動支付的便利性,使消費者在商場中可以使用APP瀏覽自己想要購買的商品,並透過微定位快速地找到商品位置所在。儘管Beacon技術逐漸崛起,也受到眾人矚目和期盼,但NFC技術,仍舊是當前行動支付的主流配備。

NFC技術  近距離行動支付鑰匙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訊)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的資料傳輸;只要在10公分的距離內都可以透過NFC交換資料,或是進行金錢轉帳。原本此技術主要應用於車票、門票或是電子錢包等小額付款,但在Android 4.0加入了「Android Beam」的新功能後,目前已可以讓兩支都擁有NFC功能的Android裝置透過NFC互相傳輸影音資料、聯絡人訊息,甚至是APP程式。換句話說,消費者可以不再透過藍牙或傳訊軟體。

NFC現在普遍結合金融信用卡、捷運卡,也可用於上班打卡。其一對一傳輸及安全加密的特性,不僅在安全付費以及身份辨識方面都能給予較多保障,且在傳輸上也十分迅速。然而,NFC的傳輸距離卻存在很大的限制。儘管理論上NFC可支持10公分的距離,但其實最理想的傳輸距離卻僅有4公分,範圍仍相當有限。       

不押寶NFC  蘋果專注研發iBeacon

Apple在一片NFC行動支付技術稱霸中,特別力拱專屬技術iBeacon,主要原因便是在於其感應範圍比NFC更大。據資料顯示,iBeacon 的信息傳輸距離達 50公尺左右,為NFC的500倍。此外,iBeacon主要是利用無線區域網路(wifi)與藍牙功能,在幾乎每部手機都支持藍牙技術並可連上wifi的今天,iBeacon不需像NFC技術還需要多裝芯片,只要店家有設置iBeacon基站就可使用,相形下顯得便利許多。

另一方面,iBeacon技術也能快速分享照片、影片及聯絡人資訊,除了遠距離定位並搭配電子錢包功能外,Apple還與其他領域的企業開發相關應用程式,以期提供更完備的行動商務平台。再者,iBeacon也兼具室內導航的功能,即透過連接到最近的iBeacon 基站,用戶便能獲得GPS位置信息,並使其在諸如賣場、百貨公司等空間迷路的機率大大減低。

雖然iBeacon有許多為人稱頌的優點,但由於其主要透過藍牙來進行個人交易資料的傳送,因此難免引起安全性的顧慮。就現階段來說,iBeacon在資安方面的設計不如NFC嚴謹,畢竟其傳輸距離較長,也相對較難避免駭客攔截。相較之下,NFC透過近距離的資料傳輸以及加密保護功能,自然就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優勢。目前,業界積極推動兩種技術融合,以取得最完美的效果,而行動支付市場有這兩大技術加持,未來的發展令人無限期盼。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