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紅包搖一搖,恭喜新年好!

特約撰稿/葉閔宏

喜迎羊年之際,除夕夜團圓飯後,長輩發送紅包祝福後輩一年平安,這樣的傳統習俗,今年在大陸有所顛覆,電子紅包的興起,讓「紅包」不再只是長輩與晚輩間約定俗成的事了,據大陸人人網調查指出,近七成90後民眾表示過年期間會給自己要好的朋友、同學發送微信紅包,先無論金額多寡,足見發送電子紅包已成為春節期間,人際交往的祝福表現。

《春晚》要你低頭搶紅包 1分鐘搖8.1億次

今年春晚重頭戲除了創意節目編排,以及技術創新所帶來的舞台效果外,更多人的目光是擺在手中的行動載具。過去由於春晚富有濃厚的政治意識形態,曾於數年前於網路上遭到抵制,而今年電子紅包雖讓觀眾回到螢幕前,卻不是對節目內容感興趣,據微信數據顯示,除夕全天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10.1億次,央視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更高達110億次,共計送出1.2億個微信紅包。

在人人網針對90後民眾的調查中發現,對於央視春晚有高達76.4%表示不感興趣,並表示過節期間會消耗更多時間在網路與手機上。雖然該數據僅針對大陸90後民眾調查,但由此數據對比微信紅包搖一搖次數,卻可以發現,在觀眾普遍對春晚不感興趣的情況下,卻能發放1.2億個紅包,在中國大陸13億人口中,已是相當驚人,也難怪陸媒報導「搶紅包已成為今年春節的新現象」。

電子紅包背後推手:行動支付

大陸今年春節網路平台間煙硝味甚濃,除微信外,支付寶、手機QQ、新浪微博、陌陌等各平台也大方發送電子紅包,總金額逾7億人民幣(約35億台幣)。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發出六種金額紅包,分別是0.01元、9.9元、99元、199元、1999元、4999元,數量總計上億個;新浪微博除夕夜當晚也發出1億元的現金紅包,此舉能有效拉攏平台用戶,也難怪各大平台過年期間也要爭相撒錢。

除了平台大手筆發送紅包外,親朋好友間也紛紛以電子紅包取代傳統紅包,而這也是行動支付的應用型態之一,第三方支付所造就的行動錢包,讓錢能在不同錢包間「打(轉)來打去」,電子紅包只不過是穿上亮眼且符合喜慶的外衣,讓一切看起來是多麼的「有年味」,未來紅包不再需要「拿過來」了!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