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畏懼社群? Burberry逆向操作

特約撰稿/葉閔宏

奢侈品對於一般消費大眾而言,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多數經理人都認為「社群網站並非奢侈品的溝通工具」,如此說法可想而知,奢侈品市場的主要消費群眾為金字塔頂端者,本就是以服務小眾為目的,況且奢侈品牌是因為與消費者有一定距離而賦予其價值,當彼此距離近如里鄰,便成了所謂的「平價」。

然而,社群媒體所強調的「互動」特性,能拉近品牌與消費者間的距離,對於一般商業品牌而言,是一大福音;但對奢侈品來說,與消費者拉近距離後,便失去該品牌的神秘、高尚形象,品牌價值自然大打折扣,有鑑於此,經理人們紛紛卻步。不過,擁有157年歷史的英國老牌精品Burberry,卻是反其道而行,積極布局社群,更讓一度面臨停滯的奢侈品牌有了重生的機會。

讓小眾獲得需求 讓大眾了解品牌

Burberry早於數年前已著手加強數位行銷策略,隨著社群逐年活絡,該品牌也跟隨此潮流,而不畏懼社群網站對奢侈品牌所帶來的衝擊,必須歸功於前執行長艾倫茲(Angela Ahrendts),自2006年接棒後,善用網路科技行銷Burberry品牌,使她被外界認為是「為時尚服飾注入矽谷科技精神」,更成功在歷史悠久的品牌上展現了全新面貌。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甚至是大陸微博等主流社群,皆能找到Burberry的蹤跡,使忠誠度較高的小眾消費群能轉化為品牌粉絲,為使粉絲能得到特別的專屬服務,Burberry開始轉向「自營社群媒體」,在官網、Facebook與YouTube能看到服裝秀轉播;Twitter和Instagram能看到服裝秀花絮,透過社群網路的傳佈,使小眾消費者也能打破地域與身分上的限制,享受VIP級的體驗服務。

而對於一般大眾而言,Burberry於社群上所展示的所有訊息,能使它貼近所有消費者,無論忠誠度高低與否,Burberry也算是成功的讓更多消費者了解該品牌,在不失親民風範的同時,又能保有品牌專屬定位與形象。

熊大兔兔受邀時裝秀 不只時尚也耍萌

Burberry今年更突破以往,為打入東亞市場而選擇LINE合作,創建LINE官方帳號,已於近日轉播2015女裝秋冬時裝秀,此外更推出該品牌專屬貼圖,在LINE虛擬卡通人物中加入時尚元素,同時也以卡通形式製作品牌形象短片,成功抓住大眾眼球,也為小眾專屬提供時尚秀的轉播實況,讓身處亞洲忠誠度高的消費者也能一同看秀。

所以,奢侈品牌別畏懼任何管道所帶來的機會,以Burberry近年策略布局來看,只要能掌握「社群自營」與「體驗中心」的關鍵,社群網站也能帶來最大化的行銷效果。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