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怡叡
根據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的資料顯示,台灣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已達到7000億元,而且每年還在加速成長,預計今年即將突破兆元產值。不過,看似前途美好的榮景下,卻出現人才短缺的危機,人才培育的速度遠低於電商發展的速度,若是缺乏相關人才將大大阻礙商家的發展,但究竟擁有何種特質才真正符合電商的需求呢?
針對不同產業需求分類 複合型人才vs.跨界型人才
針對電子商務的人才特質,長年在該領域發展的專業人士根據不同產業的需求提出複合型人才與跨界型人才的說法。myDress的創辦人林宗昱以服飾業為例,提到該產業在電商領域需要複合型人才,從素材的產生、商品的挑選、照片的成像以及對文字的敏銳度、數字的變化都必須非常了解。該類型的人才相當難以尋覓,通常需要花費1至2個月才能尋找到合適人選,而且真正進入電商產業後還要經過專業訓練。
除了複合型人才外,PChome的行銷總監盧靜美也提到,雖然販賣不同商品所需的人才就不同,但綜觀而論,在電商時代具備跨界能力的人才也相當搶手。以PChome來說,由於去年在網路上販賣醫療、醫藥用品解禁,該網站為了從該類產品中獲利,在應徵行銷、企劃人員時,特別徵求具有醫療相關背景的人或是藥劑師,期望這些具有專業背景的人能從器材分類、產品挑選以及產品使用上設計出適當的行銷專案。
從職別來看 經理人、設計師、後台基層人員最夯
前面是依照產業類別所做的分類,而若以職別來看,開店123的總經理安晨妤認為目前最為熱門的電商人才為具有資深電商背景的專案經理人、程式設計師以及網站後台基層人員。他們必須熟悉網路,喜歡接受挑戰以及具有高度抗壓性,最重要的是必須具備資訊敏銳度,能時時掌握最新話題並將之轉化為龐大的網路商機。
104家教網的營運長李明倫也建議,欲從事電商領域的人一定要隨時充實自我,不斷接觸新事物,在進入產業後更要持續學習。未來5年內,台灣的電商相關人才需求量將達到50萬,如何讓自己成為合適的電商人才以因應產業需求,會是想進入相關產業的人們必須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