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翊君
據資策會產業顧問學院(MIC)指出,台灣電子商務產值預估在2015年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面對消費方式的移轉,大至企業品牌,小至個人創業,紛紛轉往電子商務經營,電子商務領域的需求大增,讓電商人才出現缺口。短期內企業如何因應電商人才問題?對中小型企業來說,自組電子商務團隊成本相當高,並缺乏相關經驗,因此電子商務外包服務也就應運而生。
人才無法即刻救援 不如立即尋找「外援」
除了招募電商領域人才外,企業亦可將電子商務外包給專業公司,尤其國內的傳統產業,多屬於中小企業,在一開始投入線上經營時,很難投資一大筆資金於電子商務的人才培育上。因此可透過專業的電子商務團隊,長期累積的經驗與專業的技術,解決企業人才、經驗、技術不足的問題。
簡而言之,電子商務外包服務商能為企業提供如網站架設、平台技術維護、物流管理、社群行銷、客戶關係管理、售後服務、數據分析等一系列電子商務的服務,抑或是其中部分環節的外包服務。主要類別涵蓋資訊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知識流程外包(KPO),企業可從中尋找需要的專業資源,以BenQ Guru為例,即提供軟體開發、設計以及專案經理的人力外包。
電商外包得來速? 雙向溝通創雙贏
傳統企業一開始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在不夠了解電子商務運作的情況下,亂下績效指標,期望在架設網站後就能立刻達到一定銷量,並且忽略行銷預算等配套措施。然而,電商外包或許是企業轉往線上經營的便利之道,但營利成果並非速成。在網站架設的初期,需投入時間與資金成本經營,外包服務商在事前也需給予溝通、指導,讓傳統企業對此有初步認知。
此外,外包服務商可能無法貫徹其服務之企業的文化與品牌精神,雙方應妥善的雙向溝通與互信,讓效力加乘。企業分享本身的競爭力與文化,外包服務商則在合作過程中教育企業。尤國明研究中便建議,「因網路、資訊與雲端運算技術的進步,中小企業可以較低成本運用雲端運算,導入知識管理系統,但是中小企業擁有靈活、彈性與分享文化的特性,更有助於知識管理系統成功的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