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雙十一」 全球網路購物日

記者/陳郁雁

「光棍節」一詞,源自90年代中國大學生對單身者的自我解嘲,而阿里巴巴公司趁勢利用話題營造,於2012年成功註冊「雙十一」商標,策畫年度購物盛事,甚至於今年起,首度將光棍節推廣成為全球購物日,除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外國品牌加入,也欲讓消費者和競爭企業將光棍節與購物產生連結性,迅速把購物節資訊擴展到世界各地。

■ 今年「雙十一」全球網購日買家超過200個國家。(圖/BBC中文網

光棍購物節於11日零時起,正式在中國開跑。雖然是首次全球購物日,但阿里巴巴官網表示,活動開始前20分鐘,就已有超過10億美元的銷售額。更特別的是,今年有約5成的消費者,選擇透過手機等行動裝置進行交易與付款,這樣的數據更彰顯網路購物時代的變遷。

阿里巴巴針對光棍購物節所執行的策略,是由旗下智慧物流網「菜鳥網絡」開始,佈局20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物流資源,整頓基層平台數據功能,精準追蹤所有貨品、跨境包裹與金錢的流向,將「雙十一」打造成貨真價實的全球網購日。由於阿里巴巴力拚網路購物全球化,致使各路業者紛紛跟進,共同在光棍節展開折扣優惠,無形中更加深大眾對光棍節與購物之間的印象連結。

反觀台灣,自2013年起,許多電子商務平台也追隨光棍節帶來的購物風潮,推出系列活動。今年經濟部、資策會更帶領PChome24h購物Yahoo奇摩超級商城momo購物網等23家網路購物平台業者,共同發起「2014台灣網路購物節」。為順應年輕族群以手機購物的習慣,亦推出各種行動購物方案,並串連「快搜臺灣導航網站」力推海外行銷,廣泛宣傳台灣網路購物節資訊,迎接網路購物全球化時代。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