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雅婷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逝世三週年,接班人庫克(Tim Cook)與賈伯斯迥異的領導風格飽受外界質疑,三年間懷疑聲浪未曾停止。而iPhone 6甫一推出,全球立刻颳起排隊購買的「愛瘋」熱潮,首日預訂量突破400萬,為iPhone 5首日預訂量的2倍,刷新蘋果過往紀錄,為「庫克時代」的蘋果立下新戰功,繳出漂亮成績單,亦無形為庫克的領導能力施打一劑強心針。
封閉到開放 個人到合作
庫克曾經表示,軟、硬體與服務的界線日趨模糊,要應對此趨勢唯有眾人合作,一語點出「庫克時代」與「賈伯斯時代」最大的領導差異。根據俄亥俄大學線上MBA課程的分析顯示,賈伯斯利用個人魅力引領團隊,所有構思、規劃皆存於賈伯斯腦海中,各部門只需追隨,不須往來互動,而庫克卻著重團隊合作,打破部門隔閡,強調溝通協調,並整合人才,發揮「1+1>2」的合作效能。
不僅內部消弭部門疆界,外部政策亦追隨團隊合作精神。不若賈伯斯封閉、親力親為的作風,庫克將各項介面功能一一開放,包含輸入法、應用程式介面(API)等,甚至推出簡單易用的全新程式語言Swift,徹底解放iPhone,讓人人都有改造iPhone的機會,此外亦化敵為友,與IBM結盟,希冀借助其力打進企業級市場。
勇敢做自己 庫克不當First Mover
一改賈伯斯高度神秘的風格,庫克的保密程度異常鬆散。在iPhone 6未推出前,原型機的照片早已在網路上被大量轉載,健康管理軟體Health的介面截圖亦在3月時就已流出,外界臆測,此可能是蘋果為測試新產品的市場水溫,而特意放出風聲。
矽谷知名投資人安德生(Marc Andreesen)亦曾對庫克與賈伯斯進行比較。安德生表示,賈伯斯從不在意市場占有率,其傾向開發全新的產品類型賺取高利潤,先百分之百佔有市場再逐漸失去市場份額,直至終結,其後再開發下一個新產品,擔任市場先行者(First Mover),再次獲得高利潤,以此循環。
庫克做法則與賈伯斯迥異。為求做出最完美的產品,庫克不追求當先行者,此亦是Apple Watch遲遲未推出的原因。身為開發成員之一的威廉斯表示,雖然競爭對手已經開發到第四或第五代產品,但消費者卻不願意使用,顯示蘋果寧願做好也不願草草推出的決心。此外,庫克亦開始做市場調查,了解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展現其對市場佔有率的注重,而庫克時代的蘋果是否能開創新格局,值得大眾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