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怡叡
使用Google、Yahoo!奇摩等搜尋引擎時,一定會發現搜尋結果出現標注有「廣告」的連結,或是側邊廣告欄,其實這就是耳熟能詳的關鍵字廣告,許多廠商喜歡藉由這種方式達到網路行銷的效果,讓搜尋引擎業者賺進大把鈔票。而近年來由於行動載具的大行其道,行動廣告更是成為這些業者企圖攻佔的市場之一。
Google AdWords 網路行銷的最佳管道
Google AdWords平台已經行之有年,獲得不少知名廠商的青睞。根據Worldstream的報導,Google在2010年第三季到2011年第二季賺進333億美元,其中97%的營收,也就是322億美元全是仰賴Google AdWords的關鍵字廣告收入。然而,曾經風光的財報,近期卻受到人們轉向使用行動載具的影響而下滑。今年7月紐約時報指出,Google的廣告收益正逐漸流失,反倒是Facebook的行動廣告獲利大幅成長。
但是,Google不堪示弱,近期宣布推出「Brand Lift」服務,它是一種衡量品牌績效的工具。與以往用點擊率衡量廣告績效的方式不同,無論是有接收到廣告或是未接收到廣告的族群都會收到來自Google的問卷,該公司再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廣告對於其品牌知名度、廣告回憶、品牌權益的實際影響,讓人再次看到Google的強烈企圖心。
Yahoo!奇摩不只賣關鍵字 更與其他業者合作
反觀Yahoo!奇摩,不只靠關鍵字廣告賺錢,開發網購市場再加上與其他業者合作為他們打造出成功方程式。Yahoo!奇摩購物中心於2009年業績突破百億元,在成功利用搜尋引擎打響知名度的同時,也從網購族身上賺進大把鈔票。此外,該公司的台灣區董事總經理陳建銘認為,台灣Yahoo!奇摩的營收之所以高居全球Yahoo的第2名寶座,歸功於積極與其他業者合作,如Yahoo!奇摩交友於2010年與愛情公寓合作,提供使用者更完整的服務。
不過,Yahoo也曾作出錯誤決定。Yahoo執行長Marissa Mayer去年買下微網誌Tumblr,而且決定關閉台灣Yahoo!奇摩的無名小站。她認為無名小站的流量不斷下滑,未來是個以行動廣告市場為導向的時代,因此是時候該放棄無名小站。而購買Tumblr則是因為該平台有龐大的年輕使用者,還有蓬勃的社交流量,絕對有助於Yahoo未來的營收與發展。看來各家業者在藉由種種方式賺錢的同時,也應該審慎思考搜尋引擎必須提供使用者什麼樣的核心服務,才能真正的「搜」服他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