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反而說不出口? 社群也有沉默螺旋現象

記者/秦 晴

在社群網站上閱讀新聞並轉載、分享已是近年的趨勢。皮尤研究調查〈Pew Research Center〉發現,在美國6成的成人臉書使用人口中,有3成的人就會透過臉書瀏覽網路新聞;而有5成的民眾使用的影音網站YouTube,亦有1成的人會透由影片了解時事。另外研究也指出,有超過半數的民眾會在網路上分享新聞時事,其中更有近1成5的人會主動將現場目擊的突發事件上傳至社群網站。

 

■    史諾登洩密案備受矚目,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敢在社群上提出看法。
〈圖/希望之聲〉

綜觀閱聽人喜愛的新聞類型,不難發現以休閒、娛樂為導向的八卦新聞拔得頭籌,有73%的民眾坦承自己偏好此類文章。與此同時,也有5至6成的人平時會在社群上關注國家或地區性新聞,以及是體育、犯罪事件的相關報導。特別偏好醫藥新聞和國際要聞的閱聽眾雖然較少,但亦有3到4成的擁護者。

另一方面,皮尤調查亦發現,儘管有為數不少的人會在社群上張貼、轉載新聞,但卻不見得會輕易加入重大議題的討論。以去年轟動全美的史諾登洩密案為例,多數人寧願面對面發表對該案的看法,也不願貿然在社群上發言,似乎是因為害怕與主流意見不同會遭到批判。

此一發現與著名的大眾傳播理論「沉默螺旋」結果相似。沉默螺旋意指,當個體自認為是少數派時,會較不樂意表態自己的真實意見,反之則會勇於表達。換而言之,人們具有感知輿論倒向的能力,亦可能在無意間盲從輿論而不自知。皮尤研究的發現證實,即使是在具有高度匿名性的網路,大眾這種「西瓜偎大邊」的特性依舊不變。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