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商「機」 看不見的隱憂

記者/陳思穎

Google今年4月收購Titan Aerospace(太陽能無人機生產商),日前谷歌的無人空運飛機正進入測試階段,並推動Project Wing計畫,該計畫運用無人機運送系統,經由可垂直升降的小型無人飛機快速運送貨品。無人機雖然看似有非常多的利益,像是配送食物、傳送醫療物品、協助搜救、幫助賑災、打擊犯罪、觀測野生動物等,但是否也相對造成一些隱憂呢?

喜憂參半  轉機或危機?

無人機確實帶來許多便利性,當你半夜饑餓急需食物,無人機馬上送貨到府;當你在偏僻地區迷路,口袋無人機隨時替你導航。但是這樣的便利性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成本,隨時隨地的方便,伴之而來的是無時無刻的監控、隱私問題、飛航安全等,這些可能侵害自身權益的危機。

依據華爾街日報,無人機的時代在2024年,若無人送貨機研發順利,在當地的政府批准後,父母親只需在亞馬遜上點擊交易,就不用害怕嬰兒在半夜需要奶粉;若旅客在尼泊爾旅行迷路,將口袋無人機丟往空中,即可鎖定你所在之處,甚至向親友發送緊急求救訊號。由於Titan Aerospace無人機以太陽能運作,無人機帶來的好處讓我們能在偏遠地區與他人聯繫,因此在有了無人機後,在喜馬拉雅山上,以社群網站分享風景照片,不再不可能了。

利弊各半  保護或監視?

無人機無時無刻的相伴,可能帶來如同監視器般的存在,讓我們的一舉一動被監控。某位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的資深政策分析師說道,他擔心未來美國土地將被完全監控,提倡要保障公民隱私權。這些情報的外洩、他人的監視、偵查,都可能成為便利下的犧牲品,如何防止有心人士的非法使用值得重視。

在飛行面向上,無人機要順利運作提供送貨服務,需要在有建築物處可以低空飛行,飛行時約距地面400-500英尺,並具有自動閃避低空飛行物、建築物等功能。因而NASA開發無人機低空交通管理系統,希望藉此避免撞上直升機、建築物等,降低無人機交通事故的肇事率。

總結上述,無人機除了會影響飛航的安全,也可能造成侵害他人隱私、監控等問題,目前只能推估可能造成的影響,儘管如此,無人機的無限商機、便利性,仍存有許多發展空間,未來無人機的運用及相關法令都將令人拭目以待。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