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素」界 風光背後的祕密

記者/林姿岑

Andy Warhol曾說過:「在未來,每個人都有15分鐘成名的機會。」的確,在現今充斥著各式選秀節目與社群平台助力的UGC(使用者原創內容)世代,人人都能成為風靡一時的大明星。比起遙不可及的名人或明星,近如你我的「素人」反倒因為能激起民眾心有戚戚焉的感受,更能抓住觀眾目光,讓這群素人明星在擁有高人氣之餘,也帶來滾滾錢潮,創造出另類的新商機。不過,這樣的風光名利如何穩固?背後又潛藏哪些你不可不知的風險呢?

UGC世代 素人力量不容小覷

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縮寫,意指使用者不再只是被動的收取訊息,而是成為主動的傳播者。除藉助多媒體載具外,YouTubeFacebook等平台的病毒傳散力量,也促使使用者能輕鬆成為內容生產者,從而兼具傳播者與受眾之雙重身分。

近來興起素人明星可謂不勝枚舉,從以逗趣短片走紅的蔡阿嘎和「這群人」,少女們所熟知的美妝部落客花猴、小安和米粒Q,到最近在Facebook爆紅的插畫部落客翻白眼吧!溫蒂妮小姐。、Duncan Design或Cherng’s等,都是見證這波素人力量崛起的實例。而所謂人潮等於錢潮,高曝光度也讓廠商們相中這些「素人明星」,開啟新興的商業模式。

暗處生礁應留意 掌握優勢放異采

儘管素人明星看起來名利雙收,但除了創作版權的問題之外,背後其實仍存在許多的問題和風險。以美妝部落客為例,過去消費者獲取流行時尚資訊的方式,大多是藉由電視、雜誌等傳統媒體,但隨著網路興起,部落客搖身成為一新興傳播管道,各業者也樂得以較低的價格,置入商品至素人之「推薦文」或「開箱文」,巧妙的將商品包裝介紹給受眾。換言之,當讀者非以預期購物的心理觀看,亦會減低對廣告的抗拒心理,便容易受「建議」而動搖。

過去也曾發生部落客推薦不實之案例,如美妝部落客花猴,就曾被踢爆保養品使用心得照造假,企圖以修圖之方式蒙騙受眾,廣告不實。為此,立法院於2011年10月通過了《公平交易法》修正案,規定未來一般民眾若薦證不實,也等同於公眾人物,需負擔連帶賠償責任,許多人並戲稱其為「部落客條款」。

其實,不論名人或是素人與否,若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以名聲換取錢潮的話,無疑需謹慎用心的經營,除不造假、不浮誇,維持公信力外,也需與閱聽眾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此外,兼具高頻次與獨特性的發文,更是換取閱聽眾黏著度的不二法門。總括而論,素人若能緊抓「平民」之優勢,再輔以「真誠」經營,,便有機會能在網路上綻放光芒,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