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備電腦上班? 資安成BYOD模式推動阻力

記者/秦 晴

隨著行動載具的普及,國內外不少企業也開始同意讓旗下員工使用私人的手機與筆電辦公,期望透過此一方式減少公司購買設備的成本,並達到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儘管如此,這種名為「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新興辦公模式仍潛藏機密外洩的高度風險,造成業主採行BYOD的意願始終難以有效提升。

意指「自備辦公設備上班」的「BYOD」構想源自於歐美國家的企業體,並逐漸成為全球企業營運不可忽視的趨勢。透過鼓勵員工利用自己的行動載具處理諸如收發文件或執行程式等公務,BYOD的擁護者認為此舉能使員工及時掌握工作訊息,並減少企業在硬體上的支出。Gartner調查指出這種工作型態將在未來大行其道,甚至預測2年後將有近4成的企業可能會完全採用BYOD。

然而,趨勢科技的最新調查卻指出,雖然BYOD的益處為多數主管所認同,但仍有超過6成的企業並未採行。深究其因,不難發現大部份的企業主對於開放私用載具可能危及到資安問題有極大的疑慮。為了避免商業機密外流,過去採用BYOD的企業會要求員工自行加裝中央監控系統,卻也因此在無形中讓員工有被監視的壓力,也使管理的制度複雜化。

有鑑於此,近日遂有業者提出兩款能減低執行BYOD風險的APP程式Safe Mobile Workforce和Worry Free 供企業主參考。其主要是讓員工在下載該款程式後能直接在虛擬平台上處理公務,避免資訊儲存在行動裝置上而有外洩的風險,來達到保護商業機密的功效。至於這種方式是否能為企業主所認同,並促成BYOD在台的推行,仍有待觀察。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