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運」在手 運彩防弊有一套

記者/秦晴

本屆巴西世足賽不僅在台灣燃起一股足球熱,也帶動運動彩券創下24億元的投注新高,締造出球場外的另類歷史紀錄。儘管如此,運彩並非全無爭議,像是冠軍賽時台灣運彩曾緊急封盤,調整德國和阿根廷的賠率,引起彩迷們不小的反彈。前幾年,運彩更因為捲入弊端而重挫買氣,也讓運彩的公信力和防弊機制等議題隨之浮上檯面。

員工監守自盜 富邦「彩」進醜聞風暴

2011年,台北富邦銀行所屬的運彩公司便驚傳旗下員工利用職務之便,在美國職棒賽後再度打開權限下注,監守自盜兩百餘萬台幣。此案不但成為發行彩券以來的最大弊案,也使運彩的買氣陷入空前的低谷;不少顧客寧願回流至地下賭盤,也不願再信任公信力盡失的合法運彩。

富邦公司第一時間選擇「冷處理」的態度更讓情況雪上加霜。除了僅用一紙書面聲明將問題歸咎於員工的個人行為外,後續採用「彩金加碼」的補償方式也被外界解讀為「粉飾太平」,對於弊端止血的效果有限,難以真正化解社會大眾的疑慮。

建立內外部監督機制 「弊」免重蹈覆轍

對此,相關專家認為,針對弊端提出完善的修正計畫才是正確的危機處理方式。其指出,主管機關的督導不周與對博弈管理的專業度不足是運彩舞弊發生的主因,未來應對受託機構建立內部控制和外部稽核制度。同時,也有立委認為,應針對運彩修訂更周全的條文,並加重違反條例的罰則,才能達到嚇阻的效果。另一方面,由於運彩涉及發行與行銷等事宜,且其盈餘還須用於振興國內體育發展,因此主管機關也應聘用或培養出跨領域的專業人才,管理運彩背後龐大的作業。

回顧台灣運彩的發行,不僅是為比賽增添樂趣或是杜絕非法簽賭的歪風,更有培育優秀體育人才和扶持弱勢族群生計的良善立意存在。因此,如何防範類似不法事件的上演,還給運彩一個乾淨、清白的名聲,將會是台灣運彩在未來需要特別留意的課題。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