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凱婷
暑假是國人出國旅遊的旺季,因此即便機票比往常貴上幾成,需求仍有增無減。在這波暑假機票大戰中,廉價航空挾帶低價的優勢,常被不少精打細算的民眾視為旅遊首選。然而,廉價航空並不是以最低價錢來搶攻市佔率,而是藉由不同的策略加以降低營運成本,使營運效益最大化,換言之,低成本航空的主要獲利其實取決於成本控制是否得當。
兩大經營準則 「成本控管」與「使用者付費」
廉價航空的營運模式以成本控管與使用者付費為基礎,藉以增加獲利的可能性。以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為例,其擁有「最懂得控制成本的航空公司」的美稱,並連續5年獲得英國Skytra航空顧問公司評比為世界最佳廉價航空。而它控管成本的營運策略,從機體的採用、航線的選擇到所有的機上服務皆有跡可尋。
首先,為節省油耗成本,亞航只使用新飛機,同時,其也重新改裝座位,不但撤除頭等艙,還將商務艙的座位距離縮小以提高經濟艙的承載量。再者,亞航幾乎只飛行4小時以內的短程航線,降落地點也以二線城市為主,不僅不必浪費機油排隊等跑道,還可享有較低的登陸與停靠費用。此外,亞航也選擇採購固定機型,有效降低操作與維護的成本。
在服務方面,亞航則將使用者付費的觀念發揮得淋漓盡至。除了不免費提供毯子之外,視聽娛樂、餐飲服務與隨附的行李託運服務,都必須由旅客額外付費,如此便可將支付片商的版權費移轉嫁至消費者身上,還能大幅降低機上的行李與餐飲重量,使燃油成本相對降低。在這樣的成本控管下,亞航可省下傳統航空公司約4到5成的營運成本。
創新營運 改變市場旅遊習慣
廉價航空成功的營運模式,不但帶動消費者對於空中運輸的需求,也在無意間改變消費者的旅行習慣。由於廉價航空的票價採浮動機制,不時以限時搶購為噱頭,讓「即早訂購即享更多折扣」的概念深植消費者心中。因此,現在的消費者逐漸傾向先搶到促銷機票再規劃行程,而不若從前會等旅遊行程排好後才去訂購機票。
另一方面,儘管廉價航空會壓縮成本、換取利潤,但仍舊會顧慮到市場需求,適時調整服務項目。如:韓國的釜山航空就因考量到日、韓旅遊市場多以團體旅遊為主,所以仍保留餐飲服務,增加消費者訂購機票的可能性。
綜觀以上可發現,廉價航空已在旅遊產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未來的發展更是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