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便宜 小心機票低廉的陷阱

記者/林佩潔

暑假正值出國旅遊的旺季,不少人選擇利用暑假期間規劃度假行程,而廉價航空祭出的低價優惠往往讓人趨之若鶩。儘管如此,價格便宜的背後,可能隱藏更高的代價,好比餐點、行李托運需額外加價,還可能臨時取消航班,不僅破壞旅遊興致,更讓「廉價」二字打上問號。

小心陷阱 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廉價航空又稱為低成本航空(Low Cost Airline),是指將營運成本控制的比一般航空公司較低的型態,其主要有三種方式:一、「降低營運成本」(如:飛行路線改以中短程為主),二、「簡化機內服務」(如:機內飲食簡化,甚至改成付費機制),三、「降低票務成本」(如:客艙等級單一化,以多搭載旅客,強調「點對點」並減少轉機的服務方式等)。

由於廉價航空的成本被大幅壓低,許多服務相對來說就不如一般航空周全。例如,廉價航空常有「賺不到錢就取消航班」的狀況出現;不若正常航班有航權問題,就算乘客再少還是必須照常飛行,廉價航空則可能因乘客人數太少,無法回本,班次被迫取消。再者則是行李可能會有較高的遺失風險;由於大型航空公會有專門的行李儲物組,而廉價航空通常是找其他航空公司代為處理行李的托運,就可能發生人到、行李卻遲到的窘境。

此外,廉價航空還可能發生「乘客等不到飛機」或「飛機不等人」的問題。由於班次較少,飛機誤點對搭廉價航空來說是家常便飯,且因起飛時間沒有彈性,如果乘客稍微遲到一下,就可能會被航空公司放鴿子。另一方面,因為廉價航空通常以單程為單位,加上不同國家的促銷策略不同,若機票銷售完畢,乘客還得自行解決回程的問題。

搶購廉價航空機票 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由於資訊的不對稱,民眾目前對於廉價航空仍多半持疑問的態度,但因為其經濟實惠,依然吸引不少旅客爭相搶購;只要在購買前多留意以下幾點,即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問題,省錢之餘也能玩得盡興。

舉例來說,廉價航空的票價多半不包括旅行保險,因此建議額外購買適合的保險,如:到醫療不便的地區,可加買旅行醫療險。在搶購促銷票方面,也別輕易被票面價格衝昏了頭,應精算該趟旅程所需花費的金額,比方說如果是凌晨抵達目的地,就必須將當夜住宿費用加進去。而廉價航空更改機票的費用必須額外計算,且更改日期後的票價也會更動,因此出發前要先做好功課,才能讓旅行盡善盡美,不致敗興而歸。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