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龍楚妍
對於機不離手、眼不離屏幕的「滑世代」而言,智慧型載具已不僅僅是簡單的通訊工具,更是無所不能的娛樂神器。基於智慧設備平台各項服務方興未艾,加上近年數位化技術蓬勃發展,不少線上影音平台蠢蠢欲動,推出各式服務或產品試探消費者接受度,期望能抓住這個契機轉型成功。
線上影音平台求轉型 自製、原創成新出路
全球最大的線上影音串流服務商正靠著高品質的自製劇,期望能從通路商跨足內容商,開發新市場,以成功轉型。1997年成立的Netflix,早期以線上租借DVD影音光碟起家,推出影碟郵寄到府服務,獲得不少消費者的青睞。而隨著串流媒體技術成熟,輕鬆快捷的線上觀看逐漸成為消費者首選,Netflix便乘勢推出線上串流影音服務,並首採「月租吃到飽」的計費方式,一炮打響知名度。
然而,同質化的市場現狀令Netflix憂心忡忡,因此,2013年初,Netflix放膽投資1億美元籌拍電視連續劇「紙牌屋」,其精彩緊湊的劇情,加上閃亮的卡司陣容,讓「紙牌屋」躍身成為美國最熱門影集,不僅在艾美獎與金球獎上囊括多項獎項,也幫助Netflix創下單季營收10.24億美元的新記錄。此外,更讓人驚艷的是,「紙牌屋」的成功源於一項秘密武器——大數據分析,Netflix通過後台分析觀眾行為來了解其收看習慣,以便在編劇、選角與行銷上作最精準的投入。
無獨有偶,中國大陸線上影音服務提供商快播亦嘗試以原創殺出血路。過去一直被詬病為「盜版溫床」的快播,於今年4月中旬宣佈,不再提供QVOD播放器服務,欲全面清除盜版影音來源,並重申今後將走原創、正版之路,轉型投身到微電影、自製劇等創作中。
串流影音商機無限 傳統媒體何去何從
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發佈的報告指出,自2016年起,全球線上串流影音及下載影片服務的市場份額,將正式超越實體媒體,直接衝擊實體媒體的影響力與收入。同時,此報告更預測2017年,美國串流影音及下載影片服務的收入將達到170億美元,遠超過傳統電影院。
而線上影音平台的崛起與興盛,首當其衝的必然是傳統媒體,且進入數位網路時代,主導權已從媒體轉向觀眾,過去傳統媒體引以自傲的「稀有度」優勢已經式微,觀眾的選擇變得更加多樣,因此,該如何於新興網路平台與傳統媒體並存的市場中,突出重圍贏得觀眾的歡心,成為生存關鍵。
但儘管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屬性與特徵相似,卻又不盡相同。觀眾看重的始終是節目內容與服務品質,對此,台灣資深媒體人蘇麗媚建議,未來傳統媒體可考慮將其產品打造成「微載體」,在不同的平台間流動,增加與觀眾對話的機會,以達到影響力最大化之效能,正面迎接這場數位媒體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