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馮昱堂
大陸智慧手機廠小米(xiaomi)有著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商業嗅覺與整合能力,不僅利用手機發燒友的概念,讓米粉共同開發和設計,活絡各路資源,綜效發展,使小米榮獲全球企業管理顧問機構波士頓顧問集團評為「具有潛力企業」。而今年小米銷量量也增漲翻倍,已達4000萬支,小米聯合創辦人兼總裁林斌則說,未來除朝向和原本供應商繼續合作,也會積極尋找所有零組件供應鏈,全力評估更多合作夥伴,可看出小米正積極的擴張其事業版圖及異業合作。
異業結盟合作 如虎添翼
根據華爾街日報去年10月報導,小米執行長雷軍指出小米智慧型手機已在許多方面贏過智慧型手機龍頭三星與蘋果,但部分還是比兩大國際廠弱[PL1] ,因此今年小米首要目標為產能的大幅提昇,主要在於供應練管理合作及核心技術的掌握,今天初即舉行供應商大會,分享今年目標展望以達生產上做更大合作[PL2] 。除在中國市場外,小米更放遠國際,打算與亞洲首富李嘉誠結盟,與旗下的電信商合作推出小米手機3,更進一步期望與橫跨電信、港口、飯店等業務之和記黃埔(hutchison whampoa)集團一同進軍其他市場
除此之外,小米也擁有可觀的現金流及大量的帳戶系統,去年底即註冊了小米支付全資子公司,試圖在網路金融領域進行擴張,今年更與北京銀行簽署移動網際網路全面合作協議,拓展行動支付、理財、信貸、保險等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根據協議雙方的合作範圍包括近距離無限通訊技術功能的行動支付結算業務、貨幣基金的銷售平台等,可見網際網路金融可為智慧型手機產業未來之趨勢。
拓展市場 進軍台灣
小米在去年經台灣投審會審查通過即來台設置銷售據點,成為國外第一家核准來台銷售的手機品牌公司,從事經營手機及其他配件銷售維修等業務,但由於中資的身分敏感,因此小米機投資金額僅376萬元,在投資業者中敬陪末座,其銷售也只與電信業者遠傳獨家合作。但因消費者嘗鮮心態,首批銷量即突破一萬支,並引起熱烈迴響,因此今年小米3登台除遠傳外,更增加了中華電信的通路以提昇在台銷售量,並與新光保全合作以降低中間認證成本及提昇效率。也看準消費者選購智慧型手機已不再局限於門市並逐漸轉移至網路之趨勢,在電子商務方面,小米也宣布與PChome24h合作首賣紅米Note(增強版)限量1萬支,重現小米在中國首發模式與流程並提供消費者線上便利且安心的金流服務。
雖然小米擴展領域已逐漸與三星、蘋果並駕齊驅,但始終擺脫不了「山寨之王」的稱號,在未來與其他企業合作結盟之餘,前端硬體設計與軟體開發勢必也需重新檢視,才能在智慧型手機這塊紅海市場突破創新,成為新一代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