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米時代 來勢洶洶的小米旋風

記者/秦晴

根據研調機構〈Jana Research〉本月16日的報導指出,小米機在中國大陸已經擊敗三星,旗下的紅米機銷量更位居手機市場龍頭。不但如此,小米機在東南亞市場也大有斬獲,目前在印度、印尼、菲律賓和越南等地的品牌調查高居前三名寶座。在台灣市場方面,小米近期也首度與台灣網購龍頭之一的PC home24h購物網合作,打算再度於台灣興起一波小米旋風。

萬元有找的高階手機? 你不能忽視的小米經驗

小米機於2010年由大陸小米科技上市,是一款首度利用網路平台開發並行銷的平價智慧型手機。有別於傳統的手機製造商,小米公司是以行動網路和軟體開發為主業,然而其特殊的粉絲經營手法和超高性價比的產品,仍讓小米機在上市短短3年內,使用者就突破千萬大關,更吸引超過90萬名的網友共同參與自家手機介面MIUI研發的過程,儼然在競爭白熱化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殺出一片天。

提到小米機,首先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其媲美一般智慧型手機,卻幾乎「打對折」的超低價格,加上每次都採限量的方式在網路上販售,讓消費者自然被吊足胃口。儘管小米機常自稱「賠錢賣」,但業界人士卻不以為然,認為小米的網路行銷策略至少省去大半的通路費用,且刻意壓低的販售數量也能幫助小米控制虧損,甚至擁有長足的獲利空間。

網路社群賣手機 比媒體更重要的「米粉」

打破傳統手機慣用的「機海戰術」,改用社群網站與網友互動、拉攏人心,是小米另一個獨到的商業模式。小米的社群網站不但會由專人特別整理、回覆,也會請各地的粉絲擔任不同論壇的版主,吸取不同的意見以配合每周進行軟體更新。此外,小米亦相當重視粉絲間的交流,不僅會舉辦各種活動和聚會,甚至利用線下聯誼活動加強用戶對小米的凝聚力。

小米的創辦人認為,小米機是「屬於百萬人共同參與的群眾運動」,其重要性不亞於主流媒體。透過解決龐大「發燒友」〈小米機粉絲的暱稱〉的意見和需求,小米不僅能貼近消費者的需求,也能創造出不亞於蘋果迷般忠誠的粉絲,換得更廣大的口碑宣傳,繼而打響小米的品牌知名度。而這種行銷方法,也讓小米花上不到產品一成的費用行銷,省下龐大的廣告開支。

然而,儘管小米的發展蒸蒸日上,仍免不了傳出反彈的聲浪。比如有消費者不滿小米機刻意壓低出貨量,來創造產品炙手可熱的效果。而亦有業者指出,小米機若繼續大打「飢餓行銷」的策略,可能會讓消費者感到不耐,很快將注意力轉往其他品牌。由此可見,如何平衡小米機的供需將會是未來要思考的重點之一。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