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馮昱棠
近期社群交友App市場崛起,最火紅莫過於新型交友App「BeeTalk」,該軟體主打「陌生交友」,目前已衝破百萬下載量,成為現今社交類App龍頭。現代人喜歡獲得即時的滿足感,交友平台大幅減少了人群害怕拒絕所產生的社交恐懼感,而交友平台在過去主打「陌生交友」之社群服務就頗為盛行,國內如愛情公寓、愛魅奇與跟我約會吧,而國外則包含OKCupid、Tinder、MarriageMaterial和Grindr,這些交友平台雖都以社群交友為訴求,然而在東西方文化與價值觀的差異下,其應用特點與行銷手法卻大相逕庭。
抓住深層需求 東西大不同
台灣與中國過去以愛情公寓為熱門網路交友平台,愛魅奇與跟我約會吧、百合網等平台緊追在後,為吸引女性客群,網站的設計採粉嫩畫面,並強打結合實體揪團活動、聯誼,平均一天張貼120到150則揪團訊息,其中視訊約會、命理資訊配對功能更吸引了使用者的注目,利用訊息區隔作為收費手段,產生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的區隔。
在國外,居於社交龍頭的Facebook,最近推出了新功能「ask」,讓用戶可以向欲進一步認識的對象提問感情狀態等敏感問題。交友平台Tinder也提供了更有效率的社交模式,基於用戶地理位置每天推薦一定距離內的對象,並根據用戶在Facebook的共同興趣、關係及共同好友數量給予評分,優先列出總計最高積分的推薦對象;而較有趣的是,應用軟體Spreadsheets可透過使用者追蹤或運動幅度與聲音的數據,分析其性能力與歷史反饋訊息,凸顯了西方較為開放與高互動的文化思想。
交友網路行銷 創造龐大商機
網際網路的發達與單身人口的增加,社群交友平台紛紛透過各種媒介提昇自身知名度以獲取最大利益,如愛情公寓在台灣發起「Date Me Now」強調藉由實體揪團活動提高顧客忠誠度,更藉由和上海東方衛視的交友節目《百里挑一》合作短期內衝高曝光度與會員數。愛魅奇(iMatchbox)則堅守會員品質的控管,採行與知名企業合作和口碑宣傳模式並與台灣節目《愛情敲敲門》合作創造其品牌知名度。
相較之下,國外行銷手法方面較具創意,美國交友平台MarriageMaterial推出付給註冊成員之新穎活動,吸引業餘媒人提供相關資訊,藉以獲得現金作為獎勵,此舉間接讓企業挖掘更多的潛在顧客。而法國交友平台AdopteUnMec.com把各式各樣的真人版「櫥窗型男」放進玩具盒裡為網站做宣傳,吸引不少女性前來圍觀,創造許多的話題熱潮。
然而許多社群交友平台漸漸推出實名制,自願式的認證交友,給予更多安全障,也隨著交友平台使用越來越頻繁甚至連婚姻都可以通過網絡得到解決,可見未來婚戀交友網站也漸成人們交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