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妍云
2010年底,由吳彥祖領銜主演的凱迪拉克行銷「微電影」在中國首次出現,播出後迅速帶起了兩岸微電影熱潮。台灣在2012年開始出現大量微電影,熱潮延燒至今,「微」概念運用於更多媒體,如微網誌、微雜誌等,同時也成為新興新興行銷工具,「微」行銷注入你我生活。
微型文本正夯 文青現象當道
「微」的敘事形式風行於兩岸,其中,微電影是指較短時間內仍具備完整情節的短片,可將之比擬為較長的劇情式廣告。近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非金士頓改編自真實事件的《A Memory to Remember記憶月台》莫屬,這部微電影被中華民國微電影協會評選為「2013年度十大行銷類微電影」,以專業的運鏡與賺人熱淚的劇情引起觀眾的共鳴,成功引發熱議。
小雜誌則是以小眾為目標族群,以較微觀的角度、日常生活、生活美學為主的雜誌,許多人容易將這類「輕薄短小」的雜誌與「文青」一詞做連結,認為微型文本經常以追求品位與質感為主,營造生活中的「小確幸」之感,例如《大誌THE BIG ISSUE》、《練習》、《小日子》、《La Vie》等。
揮別親手書寫的時代,走過了網誌風行的無名小站時期,現代人配合著行動載具,改用微網誌來記錄並分享生活,Twitter、Plurk、Facebook等SNS網站上篇幅簡潔而短小的微型訊息皆屬之。許多網友認為社群網站上的微網誌多為人們的小情小愛與無病呻吟,然而,即便出現抨擊的聲浪,這些微型文本與微型訊息反映出現代人求新求快的生活形態,背後的意涵亦值得探討。
全家搶搭微電影熱潮 微行銷商機無限
「微」的概念普及之後,許多品牌與企業紛紛搭上「微」行銷熱潮。以微電影為例,全家便利商店於2012年推出《康健霓的愛情微電影》、《永遠都想你管我》系列,以多位明星為代言人,成功營造了全家的健康企業形象,更提升了75%的企業好感度。
此外,微網誌簡潔易用的特性使用戶深深著迷,流量大與快速傳播則吸引了許多企業進行廣告投放。微網誌與微雜誌的微型內容不僅加快了訊息傳播的腳步,同時加速資訊更新,這種新媒體的微行銷使各類型的訊息在無形之中提高觸及率與影響力,賦予「微」行銷的無限商機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