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雲端 瞄準企業新戰場

記者/錢 蔚

近年來,雲端一詞被頻頻提及與討論,據Gartner 2012年的資訊長調查顯示,雲端服務列十大重點之第三。簡單來說,雲端儲存指服務商向使用者提供平台,以實現檔案的線上儲存與分享。而日漸普及的行動載具,如智慧型手機等,更使隨時隨地擷取資訊變為可能。那麼,當雲端遇上企業,又將碰撞出何種火花呢?

搶攻企業市場 雲端戰國時代來臨

搭載網際網路,雲端服務的出現使得管理和取用資料愈加便利。現代企業注重打造龐大的資料庫,透過系統化的資訊中心架構並開發產品和服務,愈來愈多的企業嘗試藉助雲端服務,簡化儲存和管理海量資訊的繁複步驟,既幫助企業縮短產品及服務上線的時間,亦大幅降低運營和軟硬體成本,企業只需花費較少資金即可布署全球雲端系統。因應現代企業的需求,雲端服務供應商開始針對企業使用者打造專業服務。

雲端服務的最新戰場即企業市場,為搶灘市場,各家雲端服務供應商紛紛出招以吸引企業使用者。亞馬遜AWS較早就提供構建虛擬私有雲的新選項;Google則開放整合雲端平台,憑藉全球影響力及使用率,為提高企業布署跨國系統的便利性,更推出各類企業專業版應用程式;Dropbox近期亦宣佈力推企業方案,除主打各種載具均可隨時更新檔案,更提供彈性的儲存空間、不限次檔案還原等附加服務;再看IBM微軟英特爾則著重協助企業打造客製化的混合雲

價格拼市場 多元轉型新氣象

雲端服務供應商的部分收入,來自向企業使用者提供收費的虛擬儲存空間。為搶佔未來企業市場,服務供應商大打價格戰,Google、亞馬遜AWS及微軟Azure相繼下調各自雲端服務定價以挽留或吸引企業使用者,其中最低每GB僅需0.85美元(約合新台幣26元)。以往,企業自行打造運算中心需投入大量資金,透過雲端儲存,可藉由外部平台儲存及管理龐大資料庫,進而降低成本投入,現在,降價又使企業能夠節省更多資金,轉向專注在開發產品或服務上。

另一方面,原本專注雲端儲存的服務商不再局限於提供單一服務,而是致力尋求多元轉型。舉例言之,Dropbox將推Office協作工具Project Harmony和照片管理應用Carousel,前者允許使用者直接線上編輯共享Office檔案,後者則以時間軸管理手機相冊和雲端照片,而使用者僅需簡單幾步即可分享至聯絡人群組。雲端服務商開始注重內容分享,未來可能有助於建立企業間的共享資料庫。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