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林姿吟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近來爭議不休,進而引起學生自主發起318太陽花學運,目前仍在持續抗爭中。里昂證券數日前直言,兩岸服貿協議若能順利簽定,台灣將有電子商務、資訊服務、線上遊戲、文創、運輸、旅遊、金融等七大產業可望跟著受惠。針對電子商務產業業者而言,服貿協議的簽署究竟是牛肉還是裹著糖衣的毒藥?
支持方認為:服貿協議通過,有助我國電子商務搶得先機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在本月18日表示,兩岸服貿協議通過之後,中國大陸將同意開放讓台灣電子商務業者前往福建試點經營,且持股比例可望由55%,進一步爭取至先前媒體報導的67%,由於大陸目前已在上海自貿區,對其他國家開放了相同條件,以經濟部立場而言,希望服貿盡快生效,協助企業取得生機。至於產業方面,台灣業者網路家庭(PChome)日前也表示樂觀其成,認為服貿協議通過就像取得在大陸發展電子商務的一張「綠卡」,是兩岸電子商務貿易協商的一大突破。網家董事長詹宏志也曾表示,PChome一直很重視大陸市場,無奈過去一直卡在ICP執照問題,難以突破,由於取得ICP執照,就可以建立.cn域名的網站,也可減少目前PChome網站被阻擋的問題。除了網家之外,東森也表態支持。
非支持方認為:服貿協議對我國電子商務並非全面受惠
儘管政府認為電子商務產業是服貿的重大受惠者,但仍有業者持不同的意見,認為以目前開放類型來說,實質的受益範圍有限。台灣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大型網路金流商藍新科技總經理詹聖生日前也指出,電子商務網站架設在台灣,跨境生意一樣能進行,在淘寶、天貓進駐開張網路商店並不難,也不需要申請ICP執照等繁複流程,因此真正需要申請ICP的業者應該不多。詹聖生進一步表示,服貿協議對於台灣業者登陸,算是台灣業者對外投資規範,是一種與大陸同業與資本的競爭,若看國內目前電子商務法規與發展重點,應該落在行動支付、O2O(線上到線下),及第三方支付專法等,而這些跟服貿協議並沒有太大的相關。
「太陽花學運」仍在持續進行,這場學運的最終訴求「退回服貿」是否可以達成仍待揭曉,筆者淺見認為台灣是個海島型國家,本來就需要採取市場開放態度,但是開放不是僅止於對岸,雞蛋不該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Uitox台灣區總經理黃文貴日前針對服貿協議也表示,「不只有中國市場,我們應該擁抱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