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傑文
搜尋引擎龍頭Google於近期公布廣告新收費機制,將採用今年4月獲得美國媒體分級委員會(MRC)許可的「網頁廣告新技術Active View」為新標準。透過該技術,Google能計算廣告在螢幕上的相關數據,每次廣告面積須達50%以上、顯示時間高於1秒,才可視為已瀏覽,並作為收費依據。

■Google採用Active View作為廣告新收費依據。〈圖/Google AdSense官網〉
Google為全球第一個採用該技術的公司,不同於過往以「點擊率」作為收費標準,以「瀏覽量」為依據更能接近真實狀況,換言之,確認廣告被人看過後,才會向廣告主收取廣告費。Google希望透過新技術的使用,制定網路廣告的新標準,提供廣告主一個較佳的收費標準。
此機制主要目的為,改善因計算點擊次數產生的「點擊詐欺」,及其導致的惡性循環現象。其緣由為因虛假點擊量造成廣告單價下跌,而廣告商為了暫時性競爭優勢,以其他辦法提高廣告流量,當所有廣告商都用此法提高身價時,將打壞市場機制,Google即希望透過此「真實瀏覽量」計算方式,讓採用「點擊詐欺」的廣告商沒有生存空間。
在過往,廣告主只重視漂亮的流量數據,導致廣告效果差強人意,卻怨懟網路廣告效果不佳,進而屢次調降每次廣告點擊預算。新的機制有望解決此現況,改善業者未來的行銷策略。Google相信此價格機制能更有效的實現行銷目標,提升廣告效果,近期Facebook也跟進採用該機制,可見網路廣告行銷模式正面臨改變中。
2013「年度十大新聞暨關鍵字」票選活動,熱烈進行中!
[ 票選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