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撰稿/許芷浩
中國大陸光棍節下的電商神話尚未退燒,單日憑藉著節日的話題造勢,創下350億人民幣的交易額,仍令人撼動於其廣大的市場,以及電子商務的未來可能商機。兩岸之間市場大小也許不能相互比擬,但重視電子商務發展的目標則有志一同,各自在邁向或處於兆元產業的關鍵時刻上蓬勃發展。
展望2015年 大陸電子商務18兆人民幣預估
去年的光棍節,筆者人剛好就在上海地區。11月11日當日的電商選購狂歡感染了一群又一群消費者,不只朋友間的拍賣頁面連結一個傳過一個,更別說搶標落敗的哀鴻遍野也煞是有趣。過了光棍節當日後,盛況景象仍延續著,當你經過郵寄集散地時,那一大塊空地堆滿了一群又一群的商品時,就不難想像百億人民幣的電商商機究竟是如何的壯觀。
在今年新一次的光棍節狂歡後,大陸官方也表示了支持電商的立場。大陸商務部於21日表示,依「促進電子商務應用實施意見」中提及,往後將會持續加重對電子商務的支援,預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會達到18兆人民幣,顯見此交易管道未來的前景蓬勃皆有目共睹。
陸方在「促進電子商務應用實施意見」提出10大任務及7大保障措施,要透過中央的力量共同創造電子商務之規模。10大任務包括支援農村或是城市社區的電子商務應用體系,以及加強大陸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運用,另外電子商務物流的基礎建設的提升也囊括其中。其他還有引導網路零售健康快速發展、加強農村和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體系建設、鼓勵特色領域和大宗商品現貨市場電子交易、扶持電子商務支撐及衍生服務發展及促進電子商務示範工作深入開展等內容。
7大保障措施則從產業人才面與制度配套措施出發,包括開展電子商務研究和人才培訓、培育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以及加強領導確保任務落實,另外也規劃建立建全的協調保障機制,加強電子商務統計監測及信用體系建設,在完善電子商務政策與法規體系下,落實政策配套措施。(詳細意見內容請點選「促進電子商務應用實施意見全文」;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
展望2015年 電子商務邁向台灣兆元產業
回到台灣的電子商務產業,不約而同的,資策會產業情報中心(MIC)也在21日做出電子商務產業的前景預估。台灣今年(2013年)的電子商務產值預估可達7,673億元,年成長率達16個百分比,若依此趨勢評估,到2015年電子商務產值即可望突破億元,成為台灣兆元產業之一。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研究員陳映竹指出,今年因第三方支付的服務鬆綁,在儲值業務的推廣下,提升消費者的電子商務購物信心,使得研究上修原先預期之成長率,看好今年的後續發展。值得關注的是,在2012年獲利的網路商店也從2011年的31.8個百分比上升至34.9個百分比,顯見網路商店的獲利穩定發展,也是繼續帶動台灣電子商務動力之一。
兩岸在同一個時間點,各自在中央或研究機構的關注下看好未來至2015年的電商發展。網路購物的趨勢不需懷疑,但就如陸方需積極建立的保障配套措施、或是如同台灣開放第三方支付的動作,每一個政策措施與業者的應變轉換,都對於電子商務發展有者牽一髮動全身的效應。當電子商務產業在兩岸雙雙進入「兆元產業」後,未來的配套措施如何繼續建設優化,或是如何合作創造更多商機,都會是一個個瞬息萬變的挑戰與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