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Click 指尖下的黃金路

記者/張筱笛


行動裝置風靡全球,「拇指族」與「低頭族」等用語說明人類與行動裝置已形影不離,指尖不僅觸動個人的社交與生活,連帶觸發了行動廣告的發展。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的報告,預估2016年全球行動廣告營收將達246億美元,行動廣告的錢途持續看漲。


從滑鼠到手指 行動廣告大躍進


綜觀廣告形式,與滑鼠最親近者非Banner廣告莫屬。隨著滑鼠的拖曳與點擊,Banner廣告結合動畫與連結,有效吸引點擊者目光。行動裝置崛起,人們拋開滑鼠改以手指呼風喚雨,使用習慣的轉變帶動廣告形式的革新,結合地圖定位與社群服務的廣告如雨後春筍般興起,Banner廣告逐漸失寵,其點擊數甚至被評論是誤觸所致。


演變至今,行動廣告的形式可略分為應用程式內置入(In-app Placement)與行動瀏覽器置入(Mobile Web Placement)兩大類,而行動瀏覽器置入的前景較被看好,關鍵在於行動搜尋的潛力。根據Google的調查,越來越多人使用手機搜尋生活資訊,其中,約四成受訪者在搜尋後直接進行網路購物,可見搜尋背後暗藏無窮商機。


與科技密不可分 行動廣告活起來


人手一機的時代,消費者隨時隨地都在接收資訊,行動廣告若要脫穎而出,個人化與趣味性的設計相當重要。近來,行動廣告開始加入擴增實境技術(Augmented Reality;AR),並整合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適地性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GPS、攝影感應器等應用,使人機互動更為頻繁,拉近虛擬與真實世界的距離,使廣告活靈活現 。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為可口可樂的擴增實境APP,消費者透過手機APP與可樂販賣機互動,以娛樂功能取代資訊型廣告,無形間建立起消費者的品牌印象。除了APP之外,線上目錄若結合擴增實境功能,將使產品更具說服力。家具品牌IKEA的《IKEA Catalog》便是一例,透過螢幕的展示,目錄中的家具變得栩栩如生,有助於消費者評估商品的實際尺寸與樣貌,進一步強化其購買意願。


人機互動的廣告趨勢銳不可檔,廣告商也試圖結合體感技術,擴大廣告互動範圍,將展場空間打造成一則廣告,不著痕跡地注入產品資訊。從滑鼠到手指,單向傳播到雙向互動,有限範疇到實體空間,結合新科技的行動廣告以各式樣貌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指尖下劃過的是資訊還是廣告,將越來越難以定義。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