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閔宏
隨著智慧終端載具與3G上網日漸普及,促使行動商務蓬勃發展,而成為電子商務業者紛紛搶食的大餅。國際研調機構Gartner資料顯示,2013年全球行動支付較去年成長44%,交易額達2354億美元,且全球使用行動支付的人數將增加為2億4520萬人,唯獨將近距離無線通訊(NFC)的整體交易額下修逾四成。
金融轉帳與商品購買分別佔總交易額71%和21%,是2013年行動支付的主要項目,但礙於消費者在行動載具上的購物經驗尚未成熟,仍藉由網路平台及實體店面消費,因此商品購買項目預估於2017年才會佔總交易額23%。不過,金融轉帳項目將持續成長,由於服務範圍擴展且手續費較傳統銀行低,方能吸引消費者使用該項功能,2017年時其總佔比僅微幅下滑2%。
觀察各地行動支付市場,亞太地區交易額預估今年將成長38%達740億美元,又以南韓、新加坡以及印度為主要動能,進一步預測2016年亞太區將超越非洲成為交易額最高的地區。此外,去年各地市場對NFC技術的採用程度不盡理想,且民眾對電子錢包服務仍存有疑慮,Gartner不得不調降2012年至2017年間NFC的交易額預估僅逾四成,直到2016年才可望成長,預測於2017年將佔總額5%。
Gartner研究總監沈哲怡指出,2012年到2017年間,全球行動交易將以平均每年35%的幅度成長。正當各國試圖藉由各項技術扶植行動支付的同時,國內電商卻因政府單位的限制規令而顯得窒礙難行,台灣的電子商務如何搭上全球行動商務崛起的順風車,將有待相關法令的逐步鬆綁,才有機會從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