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鈺淇
共享經濟固然迷人,但其安全性與合法性卻讓人望之卻步。以物易物是自古人類就有的行為,但在現代要把自己的物品跟完全陌生的人交換,卻會引來許多疑慮與不安。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物品是否安全的被別人使用;我們不知道這種交換模式是否涉及法律問題;我們不知道共享經濟模式是否能獲得保障、永續經營。
共享經濟安全顧慮 建立誠信的安全交易
如同任何線上交易,我們都會顧慮安全性,但是現今網路購物建立起的信任制度,讓買賣雙方都能藉由評價安心交易。而今越來越多共享平台採用實名制,連結上Facebook觀看個人資料、檢查用戶背景,並且在交易完成後雙方可以在平台上為對方留下評價,甚至制定賠償損失規範等,讓共享經濟的制度更完善。
知名的共享經濟平台Swaptree有完善的制度,每個會員擁有專屬網頁,並可連結至Twitter或Facebook,網頁內容包含會員照片、交易評價紀錄、加入日期等,讓交易過程更安心也更安全。以物易物的經濟型態,信任成為維繫共享制度的要素,當信任不存在於買賣雙方,交易也將全然瓦解。網路世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網路上的名譽資本(交易、留言、評價),將成為人們未來的社會貨幣。
跨越關卡 共享未來的法律支持
法律為了保障民眾的安全與權益而生,卻被利用來打擊共享經濟的發展。一些傳統業者的利益遭到共享經濟模式威脅,紛紛向政府提出遊說,以沒有購買公共責任險或沒有合法的執照就隨意出租,向汽車租賃公司與房子的屋主開罰。被罰款的民眾也不甘示弱拒納罰款,抗議現下法規已不適用於共享經濟時代的服務。
究竟是法規無法與時共進,跟上共享經濟的腳步,抑或是遭受威脅的業者藉著法律破壞競爭,我們無從而知。若要保障民眾交易無虞與持續推進共享經濟模式,必須仰賴政府修改法規,不能否定的是,共享經濟擁有增長的潛力與能夠提升全體經濟的能力。
共享平台發展信用制度減低人們的疑慮,為新興經濟型態努力,網路造成的個體戶經濟揭示網路名譽資本的重要性,科技進步帶給人類生活的改變勢不能擋,共享經濟成為時代趨勢,政府必須盡快修改相關法規,才能讓剛萌芽的共享經濟,繼續茁壯、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