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雅柔
Google
Reader將在今年7月關閉的消息一傳出,大量用戶惋惜不已,也影響許多人的正常工作;由於RSS訂閱服務有效簡化新聞的搜索及增進瀏覽體驗,對許多新聞產製者而言,Google
reader是首選的好用工具;而對許多重度使用者來說,就像是要把累積好幾年的心血付之一炬,讓許多人不禁質疑谷歌關閉Google reader是否是明智之舉。
Google reader關閉 創辦人早已有心理準備
根據相關報導指出Google Reader 的創辦人Chris Wetherell表示,自己對於這項產品能存活這麼久感到驚訝,因為他一直都有Google
Reader會被關閉的心理準備。他說當決定將 Google reader的分享功能更替為 Google+
的「+1」時,就暗示著Google reader被關閉的命運。
Google+ 推出之前,谷歌曾經利用Google Reader進行對社交網絡的初步試驗,為了幫助用戶管理不同網站的信息及獲得更好的社交體驗,用戶可以對外分享自己訂閱的網站與新聞。不過在2011年
時,谷歌為了將Google Reader用戶引導到Google+以形成一個閱讀社交圈的概念,將本來的分享功能替換成Google+分享,卻導致Google
Reader的用戶數急速下滑,而用戶們也並沒有像預料中的加入Google+,但被抽掉的功能早已讓用戶離Google Reader越來越遠了。
新媒體創造不同溝通方式 RSS式微
Google Reader透過RSS技術幫助用戶訂閱網站及更新內容,用戶不需要打開網站便能直接閱讀輸出的內容,同時也替用戶過濾掉不必要的廣告。不過RSS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能,用戶要搜尋到來源網址才能添加到自己的訂閱中。但近年來社群網站的興起,具有社交功能的「讚」、「關注」讓用戶只需點擊一個按鈕就可以追蹤信息的來源,遠比使用RSS更簡單。一個點擊的小動作就能將想關注的信息直接呈現在平台上,對許多用戶來說,使用RSS閱讀器的理由似乎變得薄弱了。
此外,人的參與會使閱讀更加的活潑且個性化。美國科技博客GigaOM的作者馬修‧伊格拉姆認為,擁有發布、轉發和評論等個體參與元素使得社群新聞承載了巨
量資料,另一方面,用戶對於了解關注對象的背景、興趣和習慣能讓他們獲得更多有價值的資料。雖然谷歌宣佈關閉Google Reader令許多媒體人士痛心不已,但這也反映出現今時代社群新聞的崛起。社群媒體不僅可以提供真實且即時的資訊,同時實現了社交互動;相較之下
RSS閱讀器則是靜態的空間,谷歌認為這個產品很難繼續成長,也是其選擇關閉的主因。